【記者走一線•肇東站】全程監管贏得“零投訴”
【記者走一線•肇東站】
在源頭管控的基礎上,黑龍江省肇東市紀委監察局牽頭對政府采購項目推行全程監管----
全程監管贏得“零投訴”
實習記者 賈璐
全程監管讓肇東政采實現了“零投訴”的目標。
由黑龍江省肇東市紀委監察局牽頭,財政局、審計局、檢察院等各單位參加的政府采購監督小組對肇東政采具有特殊的意義。據了解,2008年以來,采購監督小組共參與監督全市集中采購項目152項,從未發生過一起質疑、投訴和違紀違法事件。
據介紹,“零投訴”、“零違紀”得益于采購監督小組全程監督的理念。采購監督小組夯實源頭監督后,進一步延伸了監督鏈條,將全程監督引入政府采購。
標中:面對面監督
“3年來,市紀委監察局牽頭的采購監督小組共糾正不規范行為5項,提出廢標建議3項,提出拒絕中標建議2項。”提起采購監督小組在現場評標的“面對面監督”,肇東市財政局長王洪發這樣向記者介紹。
據記者了解,在開標、評標時采購監督小組會派專人到現場進行面對面監督。據肇東市財政局采購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采購辦”)主任宋相權介紹:“監督小組監督的內容十分細致,從政府采購項目是否與經批準的采購計劃相符、所采用的采購方式是否已經通過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的批準、評審程序是否符合《政府采購法》和《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規定、評標辦法是否按照招標文件的約定進行,到評審委員會是否按照法律和采購文件規定的原則、標準和方法進行評審,采購代理機構人員、采購人是否存在誘導、左右評審活動的行為,以及評審結果是否與記錄一致,相關人員是否在有關記錄和文件材料上簽字等細節問題都是監督小組緊盯的環節。”
將監督的觸角延伸至如此細致的環節,采購監督小組是怎么做到的呢?該小組的一位成員回答了記者的疑惑:“著手做這項工作前,我們小組的所有成員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地毯式’地拎出了可能出問題的環節,然后一一制定監督策略。”
據悉,采購監督小組在評標現場還主動承擔了提醒采購人員、評審委員會人員及相關人員依法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的權利、義務及告知供應商質疑、投訴處理程序的工作。如果碰到違反相關法規和未按規定履行程序、手續不全、存在傾向性誘導行為等問題,采購監督小組會現場進行糾正和處理。
標后:將監督進行到底
在對肇東采購辦、采購中心的采訪中,記者聽到這樣一件事:今年春天,肇東市啟動了城市綠化工程,并對綠化所需的30萬棵苗木進行公開招標。在苗木驗收階段,驗收組按照采購合同對苗木進行逐棵驗收。在檢查某供應商提供的近3萬棵苗木時,發現其與合同所標明的品種不符,驗收組要求供應商提供合同約定的苗木品種,但供應商以各種理由拒絕按合同約定更換草木品種,驗收組的人員觀點也不統一,部分人員認為只要草木栽上能活就行,沒有必要更換。在這種情形下,采購監督小組統一思想,堅持要求按合同規定的品種履行約定。在市紀委監察局的力爭下,供應商最終更換了苗木,確保了產品質量,維護了政府采購工作的公正性。
據記者了解,在肇東,一般的采購項目由采購中心和采購單位進行驗收。如果碰到金額較大或專業性強的項目,特別是工程類和貨物類項目,采購中心就會主動邀請紀委監察局、財政局、檢察院、審計局和采購單位、施工單位或供應商及相關技術人員一同到場組成驗收小組進行嚴格驗收。如果碰到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情況,驗收小組會拒絕簽字驗收。從另一角度看,這項舉措倒逼了源頭規范。
另外,市紀委監察局每年還會牽頭對政府采購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在歷年檢查中,已經糾正和處理了數起部分單位自行采購或將采購項目化整為零,逃避集中采購等違規問題。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