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政策助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強勢發展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2021》發布
財稅政策助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強勢發展
本報訊 記者張明柳報道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近日發布《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2021》。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滲透率提高至5.4%。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3年超過100萬輛,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報告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強勢發展,離不開財稅政策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圍繞頂層設計、財稅政策、推廣應用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有力支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2020年也不例外。在財稅政策方面,一是延長了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車輛購置稅。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至2022年,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緩解疫情影響,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2020年12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繼續給予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2021年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車2021年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購置補貼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
有了補貼還要保證補貼到位。依據《關于開展2016-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和2017-2019年度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清算申報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的要求,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對申報2016-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清算補貼的車輛組織開展兩批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現場核查。兩批次共核查涉及100余家企業的78萬輛新能源汽車。現場核查車輛共計1.8萬輛。核查重點內容包括車輛實際數量與申報數量的相符性、部分主要配置信息與申報材料、公告參數的一致性、車輛電量與里程表的真實性等。總體上,核查過程中未發現“有牌無車” “有車缺電”等騙補行為,大部分企業車輛一致性狀況良好,車輛運行正常,行駛里程符合補貼政策要求。部分企業存在車輛及動力電池產品與《公告)不一致、電池衰減明顯、抽樣車輛不到位等問題。
2020年4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明確,2021年、2022年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通過《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實施管理。購置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購置時間為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有效憑證)上注明的日期。
二是積極出臺促消費政策。2020年,為應對疫情沖擊,改善消費環境,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中央政府出臺多項汽車促消費支持政策。例如工業部、財政部等多部門共同印發《關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加大對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持續釋放消費潛力。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消費市場的沖擊,各地也及時推出了一批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的政策措施,有力促進了全國汽車消費市場加速回升。主要支持方式包括資金補貼、優化汽車限購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汽車下鄉、完善汽車消費環境政策等。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75%。隨著推廣應用力度加大,新能源乘用車消費主體逐步由公共領域向私人購買轉變,私人消費占比大幅提升至70%左右。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