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者
【家鄉人】
泛舟者
■ 陳剛偉
農人生活不易。楊衛國就是從陜西乾縣祥符村走出來的一名農民演員。
當初大哥楊爭光之所以推薦他到劇組去,是心疼弟弟生存艱難。他知道干道具工作不輕松,但弟弟人勤快、活泛,干起來應該沒問題。
事實如此。楊衛國干起活來很認真。道具不是簡單地發發東西,很多時候拍一個場景里的物品必須道具師自己手工完成,這就要求有生活的磨礪和時代的氣息,要靠時間一點點的沉淀得來。為了干好這份工作,不給大哥丟臉,劇組其他人休息的時候楊衛國卻早早就起了床,一個人悄悄在工作棚里忙活。一場戲下來,他每天只能休息三個小時,忙到牙齦發炎化膿都沒時間看醫生。回到家里,母親看到黑瘦黑瘦的兒子,一把把他抱在懷里淚流滿面,嘴里不停地念叨:“國啊,咱以后不干這活了……”
在母親懷里的楊衛國也哭了。但他心里清楚,這活必須干下去,一方面是收入可以,另一方面他也很喜歡。
母親問:“國,你想吃啥?”
他說:“啥都不想吃,啥都吃不了,只能喝稀面糊糊了。”牙齦化膿,硬點的東西都吃不成。糊糊剛一進嘴,他就叫了起來。母親急忙問:“這是咋了?”他說:“牙疼,我用冷水涮涮。”一出房間門,他就用縫衣針把牙齦戳了好幾個窟窿,用手把那化膿的血水一點點擠了出來。站在房間門口的母親,看到那一攤膿血又哭了。
他說:“媽,哭啥么,這點苦我還是能吃。”母親說:“我是為我娃難過啊……”
休養了一段時間,劇組接了新戲,他又出發了。出門前,他帶著母親做的新布鞋。這鞋子是親人們對他的祝福,希望他在自己心愛的行業里能干出點名堂。楊衛國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家。
進入工作狀態,他勤快干練。勤快,不光是把道具的工作干好,劇組里誰需要幫忙他都會伸把手,所以大家都喜歡他。一件小事足以說明,也正是因為這件小事,他加入了演藝隊伍。
在北京開往昆明的火車上,劇組廚師王哥拿來一塊牛肉和一瓶白酒邀他對飲。他嘿嘿一笑說:“王哥,兄弟不會喝酒,肉可以吃。”
老王說:“楊子兄弟,吃肉就要喝酒,這兩個不能分開。”
沒法子,想吃肉只有和老王喝起了酒。你掰一塊肉,我喝一口酒,就這樣他不知不覺喝多了。
老王說:“楊子,哥看你能拍戲。”聽到拍戲兩個字,他來了精神,問:“真的?王哥。”老王用西北男人特有的嗓音喊出了兩個字:“能行!不信你去找康導。”
仗著酒勁,楊衛國找到了導演康洪雷,說:“康導,我想拍戲,你看成嗎?”康導看了他一眼,說:“行,剛有一個角色,我覺得適合你。”他忙問:“什么角色?”康導說:“咱們這部戲里,有兄弟三個,都傻傻的,你隨便選一個。”
楊衛國其實早就把劇本看過了好多遍,臺詞也記住了,他中意張永厚這個角色,便對康導說:“我剛談了對象,傻傻的不能演,如果對象看見了,我怕婚事就告吹了。你看張永厚這個角色我可以演嗎?”
讓楊衛國沒想到的是,康導竟然爽快地答應了。
試鏡那天,楊衛國心里真的緊張。他清楚自己不是專業院校出身,只看過別人演戲,自己心里一點底都沒有,但是對人物心理和性格的把握他有生活經驗。沒想到當天試鏡的五個演員中,他是唯一一個通過的。這給了楊衛國極大的信心,說明自己可以在演員這條路走下去。
這之后,他參加了《激情燃燒的歲月》《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碧血劍》《白鹿原》《裝臺》等共計幾十部電視劇。同時,也參與拍攝了電影《投名狀》《無翅飛翔》《柳青》。
楊衛國在影視圈逐漸打拼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如果把藝術比作海洋,那么楊衛國便是一名出色的泛舟者。真心祝愿他以夢為馬,以勇為帆,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敞亮。
(作者單位:陜西省乾縣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