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在公共采購等方面營商環境亟待改善
【業內觀點】
《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1/2022》認為
歐盟在公共采購等方面營商環境亟待改善
本報訊 記者昝妍報道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日前發布了《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2021年,歐盟保護主義加碼,營商環境主要存在五大問題,這些問題給在歐盟投資經營的中國企業造成了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公共采購審查、外國補貼審查以及外資審查三個方面提高市場準入壁壘的做法,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自由化原則。
問題一,公共采購審查、外資審查、外國補貼審查三方面提高了市場準入壁壘,影響歐盟營商環境。
2021年12月14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對“國際采購文書” (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提案的決議?!皣H采購文書”提出,對尚未與歐盟達成國際采購協定的第三國貨物和服務類采購市場實施限制性措施,其中包括對第三國完全關閉歐盟公共采購市場的可能性。
2021年以來,歐盟及成員國出臺或調整的外資審查制度涉及敏感行業范圍更廣、觸發審查門檻更低、政府自由裁量權更大,提高了外資企業進入歐盟市場的前置成本與合規成本。58.97%的受訪企業認為,外資審查給其赴歐投資及在歐洲運營帶來負面影響。
2021年5月5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針對扭曲內部市場的非歐盟成員國補貼的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報告認為,《條例草案》過度解讀了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忽視了國有企業的市場屬性,將企業通過市場化行為獲取的支持錯誤地定位為不合理補貼,構成對國有企業的歧視,違反了WTO非歧視原則。調查顯示,87.55%的受訪企業表示《條例草案》對“外國補貼”的定義過于寬泛。
52.48%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提出的上述措施擴大了外國企業參與歐盟市場的貿易壁壘。
問題二,在歐中資企業在執法層面面臨的歧視有增無減。
調查顯示,37.92%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對中資企業執法不公平,該比例比上一年度調查上升了6.3個百分點。企業反映,歐盟在公共采購資質預審環節針對歐盟企業量身定制入圍標準,在中資企業中標后采取拖延、不授標的方式逼迫企業主動放棄,或者中標后仍要求中資企業提交各種資質證明、認證證書,拉長項目周期等,使得中資企業越來越難以獲得歐盟公共采購項目。調查顯示,2021年僅有7.72%的受訪企業參與了歐盟公共采購項目。
問題三,歐盟及成員國以人權為名行保護主義之實,違反WTO非歧視原則。
歐洲議會通過涉疆決議、《企業盡職調查和企業責任法案》、新的對華戰略等,罔顧事實真相,詆毀中國新疆人權狀況,將人權問題同貿易和投資議題掛鉤,要求歐盟企業對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進行包括強迫勞動在內的人權和環保盡職調查。部分歐盟企業和機構在沒有事實根據的情況下抵制新疆產品,還有部分歐盟企業在和中國企業合作時要求出具“不涉疆證明”,是對新疆企業和新疆產品的嚴重歧視,不僅影響中國企業供應鏈伙伴的選擇,更損害了新疆居民的勞動就業權和民生福祉。
問題四,歐盟以疫情為名行保護主義之實,區別對待內外資企業。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受訪企業表示歐盟在優惠政策的實施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不能一視同仁,僅有14.38%的受訪企業同歐盟本土企業同等享受扶持政策。28.52%的受訪企業表示2021年歐盟應對疫情表現較差,該比例比上一年度調查提升了8.76個百分點。
問題五,歐盟因為保護主義、準入壁壘提高、歧視性執法等原因,營商環境出現退步。
調查顯示,27.18%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營商環境比上一年惡化,該比例較上一年度調查增加了0.28個百分點。歐洲議會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批準程序,損害了雙方企業的投資利益,32.01%的受訪企業表示歐盟凍結中歐投資協定阻礙了其對歐盟投資計劃。同時,受訪企業認為德國、法國、荷蘭、意大利、西班牙是營商環境最好的五個歐盟成員國,企業對立陶宛的營商環境評價最低。
基于上述問題,《報告》對歐盟優化營商環境提出十條建議:一是繼續堅定貿易自由化和多邊主義的立場;二是盡快重啟中歐投資協定批準程序;三是放寬外資進入歐盟市場的限制;四是謹慎使用外國補貼審查工具;五是保障中資企業公平參與公共采購;六是停止對中國新疆企業和新疆產品的歧視;七是停止對中國通訊企業的打壓;八是盡快推動與中國碳定價制度互認;九是從執法層面公平對待中資企業;十是加強疫情防控提供健康安全營商環境。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1月,中歐雙邊貨物貿易總額為7476.33億美元,同比增長29.2%。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2021年1至9月,中國對歐盟直接投資49.9億美元,增長54%。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