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方兩會看2022年汽車行業大勢
從地方兩會看2022年汽車行業大勢
截至目前,除天津外,全國已有30個?。▍^、市)召開兩會并發布政府工作報告。通過梳理,記者發現智能網聯汽車、芯片攻關、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透過熱詞,2022年汽車行業發展圖景也躍然眼前。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明方向 強布局 搶占智能網聯新高地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和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去年6月,工信部就曾發布《2021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突出以新能源車為載體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發展,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和零部件標準化工作提出了與各方協同的新要求。2022年,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更是大勢所趨。各省紛紛摩拳擦掌,一系列項目即將開工,多個車聯網試點有望加速。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2年9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其中就包括推動小米汽車項目開工、理想汽車建設。當外界還在期待兩家企業之后的規劃時,北京市政府已表明了如此堅定與明確的態度。此外,2021年11月北京正式開放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提到2022年將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建設。
“當前,汽車正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上海對此高度重視,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地。”上海市市長龔正更是如此強調。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上海要聚力全面推進嘉定國際汽車智慧城的建設。
部分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的地區爭做排頭兵。河南明確要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方向,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該省將建成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二期項目,加快建設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和配套項目,開工建設宇通新能源商用車項目,推動與一汽、東風集團產業合作,提高產業配套及后市場服務能力。到“十四五”末,該省乘用車產量達到3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30%以上,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吉林省將重點支持一汽保鏈穩鏈、改革創新,適應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趨勢,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開工建設一汽奧迪新能源汽車項目,配套布局新能源電池等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帶動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化應用,助力打造萬億級長春國際汽車城。重慶也將抓住智能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加快長安、金康、吉利、理想等高端新能源整車項目建設生產,推進長安汽車軟件園、國家氫能動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平臺建設,增強動力電池、汽車電子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完善充換電設施,試點建設車路協同體系,加快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構建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
此外,江蘇省也將搶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窗口期”,推動車聯網等新技術場景化應用。
通鏈條 補短板 讓芯片不再“卡脖子”
一枚小小的芯片成為影響2021年汽車產業的最大“黑天鵝”事件。芯片短缺導致行業亂象頻出,停產、減產、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延遲交付、減配交付……
除了受全球供應短缺的影響,中國汽車產業缺芯有自身環境原因。一方面,2020年以來,由于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使得芯片供應短缺問題凸顯。中國芯片市場具有技術起步晚、產能不足等特點,因此,中國芯片行業對外依存度高。另一方面,在政策鼓勵下,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獲得爆發式增長,芯片需求也隨之增加。
在這種大環境下,各省政府部門都拿出了應對方案。吉林將支持一汽做實排產計劃,發揮“搶芯”專班作用,千方百計拓寬芯片采購供應渠道,力爭全年實現銷量410萬輛、營業收入7700億元。安徽將加強重點行業產業鏈產銷供需對接,著力緩解缺芯難題。
有的地方則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缺芯難題。山東將聚焦高端芯片等領域,再啟動一批“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湖北啟動30個產業基礎再造項目,實施高端芯片、北斗導航、人工智能等一批攻關任務。廣東將高質量建設“廣東強芯”工程“四梁八柱”,加快廣州粵芯、深圳中芯國際12英寸生產線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制造、封測、裝備、材料等領域項目,實施汽車芯片應用牽引工程。陜西計劃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焦光子集成芯片制造等多個“卡脖子”領域,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全力打通產業鏈、創新鏈的痛點、堵點,實現“兩鏈”深度融合。
穩增長 促消費 汽車下鄉成追捧熱點
從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穩增長仍是2022年經濟工作的重心,促消費則是其中重要一環。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被重點提及,出現在近20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河北提出要提升傳統消費,穩定汽車、油品等大宗消費,并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措施。遼寧和云南等地將開展促消費活動,培育消費熱點,促進汽車消費。黑龍江和貴州提出發放消費券,刺激汽車消費需求。其中,黑龍江將培育建設哈爾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大政府消費券支持力度,持續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激發消費積極性。貴州將采取精準投放消費券等方式,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提振汽車、成品油等大宗消費。
更多的省份則將目光投向縣域市場。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農村汽車千人保有量有望達160輛,總保有量將超過7000萬輛,電動化潛力巨大。未來幾年,如果能滿足農村居民的機動化出行需求,預計將會成功撬動一個5000億級規模的超級汽車市場。
在此背景下,山西、吉林、安徽、江西、廣西、四川均明確提出要實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培育縣鄉消費等新的增長點。
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始于2020年,在2020年基礎上,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逐步下沉,從三四五線城市深入到鄉鎮農村。工信部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共銷售106.8萬輛,同比增長169.2%,比整體市場增速高約10個百分點,貢獻率逼近30%。有16款車型在前11月就已銷量過萬。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