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持證上崗背后的“監管三把刀”
【遼寧省代理機構資格培訓專題報道】
100%持證上崗背后的“監管三把刀”
——遼寧省政府采購代理市場管理思路解剖
實習記者 張靜遠
日前,遼寧省財政廳完成了首期遼寧省政府采購招標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培訓,組織了首批105名從業人員參加的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考試。不久,此次考試合格者將領到由該省財政廳頒發的《遼寧省政府采購招標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證書》(以下簡稱《資格證書》),實現持證上崗。該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處長孫中才在接受《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半年內,遼寧省將在沈陽、大連兩地舉辦10余次采購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培訓班,逐步實現100%持證上崗。
遼寧省財政廳為什么能夠較早地邁出代理機構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的關鍵一步?這背后有著怎樣的市場管理思路和手段?記者采訪發現,從資質管理、操作監管到持證上崗,遼寧省逐步形成了針對代理機構本身的代理資質管理、針對采購過程的執行操作監管以及針對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管理等三管齊下的管理架構。“制度管市”、培訓考核治市以及依托信息化手段實現“全省一盤棋”,“監管三把刀”牢牢引導遼寧省政府采購代理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制度強刃
以制度做保障自然是遼寧省這一套“武功心法”的“劍譜”。今年7月,遼寧省財政廳頒發了《遼寧省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管理辦法》,該《辦法》對“隸屬遼寧省行政區域內”的代理機構申請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質及市場管理進行了規范。
該《辦法》除列出申請乙級資質的各類常規條件外,在第9條提出要實行持證上崗管理,“遼寧省財政廳定期對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政府采購招標代理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并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考試。考試合格者,由遼寧省財政廳頒發《遼寧省政府采購招標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證書》。”
孫中才表示,此次資格培訓和考試是遼寧省對財政部《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辦法》(財政部部長令第61號)、《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工作的通知》(財庫[2010]133號)的積極響應,也是對上述《辦法》第9條規定的落實。該監管處副處長姜海洋告訴記者,遼寧省將對全省代理機構從業人員進行輪訓,力爭半年內實現從業人員100%持證上崗。
多重措施“連環刀”
一套《辦法》的出臺當然不能紙上談兵。遼寧省財政廳隨之而來的是一套措施,如同“連環刀”一般緊緊扣住代理市場的命脈。
這第一招便是確保其對甲級、乙級代理機構的管理效力。除了要求在申請乙級資質時,代理機構需出示公司員工的從業資格證外,針對申請甲級資質的代理機構,省財政廳在向財政部出具培訓證明時,也要求公司人員參加由該廳組織的從業人員資格培訓并通過考試。這樣,從業資格管理對甲級資質代理機構也有了管理效力。
第二招便是確保從業資格考試嚴格、嚴肅、公平。11月11日是該省財政廳組織的首批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考試采取閉卷機考,考試時間為90分鐘。60分及格。有學員反映,現場監考不亞于高考,杜絕代考等作弊行為。據悉此次考試通過率為94%。
為了這次考試,該省財政廳專門開發了一套考試軟件,該軟件后臺擁有強大的考試專用題庫。每位考生通過學號登錄后將拿到題庫中隨機組合的100道試題,題型包括填空題、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等,每位學員的題目組合不盡相同。“這套系統可以遠程運行。大連是我省除沈陽外另一個代理機構較為集中的城市,通過這套系統,大連的代理機構不必到沈陽就可以在當地參加遠程考試,這樣對代理機構而言可就方便多了。”該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曹冬喆告訴記者。
有了制度和信息化手段的保障,遼寧省財政廳還組織專人編寫資格培訓教材,并于11月8日在沈陽對首期100多名代理機構從業人員進行了資格培訓。日后,“《辦法》+專業教材+定期培訓+資格考試+年終考核”將成為該省代理機構管理的一項長期機制,環環緊逼全省政府采購代理市場。
電子化“無影刀”
“我省政府采購額居東三省之首,但省級監管隊伍只有5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利用好電子化這個手段。”孫中才說。
記者采訪發現,遼寧省在代理機構管理方面確實得益于其早先實施的電子化平臺。曹冬喆為記者打開“遼寧政府采購網”,用他的賬號登陸后,整套政府采購管理流程躍然眼前:在屏幕左側邊欄列有計劃管理、采購交易、業務管理、資源管理、信息維護、綜合查詢、報表統計等7項模塊,每個模塊下有一個子菜單。如計劃管理模塊下包括了采購計劃審核、代理機構抽取、采購方式變更審核、計劃退回審核、計劃重啟用審核、采購計劃變更審核、支付接口、預算指標接口等8個子模塊。“整個系統真正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曹冬喆說。
在代理機構抽取模塊下,系統會依據采購人的需求,在屏幕上迅速滾動各家代理機構名稱,采購單位負責人按下鼠標的一瞬間便自動鎖定一家代理機構。整個過程就如同抽彩票一般有趣。抽取完成之后系統會自動發送信息給抽中的代理機構。曹冬喆表示,自動抽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業務分配的公平性,讓許多小機構或新機構有機會承攬政府采購項目,在目前培育政府采購代理市場、規范代理行為的階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在代理機構管理模塊下,記者發現每一個代理機構的信息非常全面地被展示,甚至包括每一位員工的姓名、從業資格證書號等。這也是遼寧省較為自信的創新內容之一。據曹冬喆介紹,所有取得從業資格證的人員都需要由其機構在該系統內登記備案,實現“一人一號”管理,而該系統實現了全省共享,因此在本省區域內可以有效杜絕代理機構“借人申請資質”的現象。“任何一家機構,其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任何一個從業人員,除非離開這個行業,否則他都只屬于一家機構,這有效防止了亂借證件現象,穩固了從業人員,對企業做大做強和整個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都非常有好處。”曹冬喆說。
【側記】建規矩 成方圓
——記遼寧省政府采購招標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培訓
離培訓班開班還有半個多小時,休息大廳里,三五成群的學員圍著小圓桌認真地翻看著剛剛領到手的厚本教材,時不時地指著其中的要點交流著。
這是記者近日在遼寧省政府采購招標代理機構從業人員資格培訓班的簽到處看到的一幕。
“這次考試決定著我們是否能拿到省財政廳頒發的從業資格證,因此對我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位參加培訓的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和記者聊了起來。她聽說這本教材在編寫的時候花了不少功夫。“對我個人而言,學習的過程比考試更重要。像這次這樣系統地學習政府采購業務知識還是挺難得的。即便對我這樣從業多年的人而言也是如此。”說話間一位男士打斷了我們的對話:“藍經理,咱們得走了。”原來這位溫和的女士是某代理機構的高級經理。
事實上不止這位藍經理,多家代理機構的業務高管甚至是老總都親自來參加培訓。遼寧天泓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遼寧尚譽招投標有限公司來參訓的高管告訴記者一個相同的感受:省里辦集中培訓免去了公司再請專門做培訓的麻煩,這對公司而言實在是很方便。“我們公司的員工都想來,可是這次培訓給的名額就四五個。為了能參加今天的培訓,我們還把原本今天要做的項目往后推了呢。”遼寧尚譽招投標有限公司的湖海泓說。
而在會議室里,盯著大屏幕認真聽講、飛速記筆記的絕對是主流——這全然不同于很多培訓的“走形式”。老師還不停地提醒大家:“這里是重點。”“這里可能會是出題點。”
課后,記者“攔住”講授招標文件制作的老師——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招標處處長王杰。“代理機構跟我們是同行,給他們上課可絲毫不敢馬虎。”王杰說起前段時間她給省直單位做培訓時的情景,“給采購人講課,主要是讓他們明白我們為什么這樣要求他們,把道理講清楚以方便雙方配合。而給代理機構上課,重點是那些對工作有用的實務操作。”
遼寧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管處副處長姜海洋也是這次培訓的主講人之一,他告訴記者,此次資格培訓和考試是為半年后從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做鋪墊。“這是為了規范全省代理機構市場,讓它運行得更加規范、有序。”
姜海洋的話讓記者想到了“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訓。實現代理機構從業人員100%持證上崗,正是一個“建規矩,成方圓”的過程。
根據安排,培訓學習與考試之間有2天的復習時間。“這么一大厚本教程,你在2天里能看完嗎?”記者問一位參訓的業內新手。“認真看的話還是可以的,而且之前我已經做了些準備,老師也劃了重點。”看到這位新手臉上自信的笑容,記者衷心祝他考出好成績,更祝遼寧省政府采購事業在規矩中有序運行。(張靜遠)
【現場花絮】
老師講的“出題點”可不能錯過。
翻看剛剛領到的教材。
聚精會神聽課。
本版攝影/張靜遠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