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讀詩
【隨感】
疫中讀詩
■ 朱李鍇
確診新冠陽性后,匆忙收拾好行李,隨即入住方艙醫院。慌亂中塞進行李箱的一本詩詞選,成了我在方艙內的精神支柱,給予了我適應這場橫來之難的力量。
雖然方艙內已最大程度保障了患者們的正常生活,但是當各項私人生活受到極大限制之時,我依然感受到了巨大的痛苦——硬邦邦的床鋪,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男女老少混住的“大宿舍”,難以適應的公共洗漱間,各種聲音此起彼伏的環境,發燒且咳嗽厲害的身體……我無法向親人言說我的不適,遠在北城老家的父母即便知曉現狀,除了徒增擔心和苦惱之外,并不能使這一切得以避免。索性,我繼續扮演著日常學習生活的角色,以使他們放心。復雜而又難言的苦楚一點點涌上心頭,似乎要淹沒我的意志,我悶在口罩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將眼淚硬生生止住在向這一切投降的邊緣,翻開了詩詞選。
“炎天流火劫燒余,藐姑初識真仙子。”這是葉嘉瑩的《踏莎行》。一次偶然的機會讀到了這首小詞,難以想象是什么樣的際遇,讓這位看上去氣質如蘭的文雅才女,向生活吶喊出如此剛毅堅韌的戰歌。之后,我有意識地開始注意葉老師,這才知道她這一生所有的悲愴。“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葉老師年幼時父親離家后再無消息,花季時又遭喪母之痛,本以為帶來心靈依靠的婚姻,卻在世事難料之下跌入寒潭,甚至遭受丈夫的拳打腳踢,苦不堪言。她羸弱的肩膀挑起整個家的重擔,好不容易將女兒養大成人,卻又在垂暮之年再度遇到喪女之悲。一次次的苦難,讓葉老師寫下了一首首寄情的詩篇。她吟“瞻依猶是舊容顏,喚母千回總不還”來哭頌母親,她誦“門前又見櫻花發,可信吾兒竟不歸”來哀念愛女,她歌“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來懷念難回的鄉土……她的一生浸泡在苦水中,就像《踏莎行》所說“一世多艱,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但是她從不回避這些苦難,而是將它們統統看作微不足道的細小波瀾,“古內青松,蒼然若此,歷盡冰霜偏未死。”終于,在古典詩詞傳承的講臺上,葉嘉瑩的名字被萬千桃李仰視,“一朝鯤化欲鵬飛”。但是葉老師依然淡淡地說:“如果有來生,我就還做一個教師,仍然要教古典詩詞。”近期頤之年的葉嘉瑩,將現實生活的災難,寫進詩詞的世界中浴火涅槃。
整理下漫開的思緒,書頁繼續翻動。“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這是夏完淳的《別云間》。夏完淳,是殉國時年僅17歲的抗清英雄。明末清初的社會,伴隨著政權更迭,戰亂不斷,其父師皆是抗清志士,不屈而死。夏完淳自幼便受其熏陶,矢志忠義,崇尚名節,深知家國之大義,14歲起便率兵抗爭,誓要趕清軍出境。只是歷史的車輪無情地轉動,逆者終不可得,夏完淳不幸被清軍抓獲。在朝堂受審之時,面對勸降的言辭,夏完淳厲聲駁道:“年雖少,殺身報國,豈可以讓之!”至此,17歲的少年已然做好慷慨赴國難的準備,毫無懼色。常聽人說生死看淡之語,但若生死抉擇真正臨到眼前之時,又有幾人能真正淡然自若?在獄中寫下“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的夏完淳,憑著滿腔熱血、憑著滿心對家國的愛戀英勇就義。少年的生命停留在了17歲的花季,但是獵獵英魂卻永遠震蕩在后世之人的心中,在人們的心頭敲響國之大愛的梵鐘!
至此,思緒再一次蔓延開來,直至遠處一聲稚嫩的“媽媽,看!”將我的目光喚了過去,娃娃倚在媽媽懷中,指著天花板上成排成行的燈光,眼中滿是新奇,像在觀賞夜幕中明亮的星辰。我直起身,望望偌大的方艙,成百上千的患者,身穿藍白防護服的醫護工作者穿梭于人流之中分發著生活用具……人們依舊安然地接受了這份疫情帶來的困狹。我合上了詩詞選,詩詞中的力量讓我有了不一樣的視角,看到了不一樣的人世間。我堅信,疫情終將散去,一切都會更加美好!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