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政采這粒穩經濟的“種子”
【穩經濟 政采在行動】
編者按: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局勢變化等超預期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面臨“大考”,為穩住經濟大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財政部第一時間作出響應,拿起政府采購這項政策工具,為中小企業送去信心。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報特推出“穩經濟 政采在行動”欄目,帶您了解政府采購如何在穩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
播下政采這粒穩經濟的“種子”
■ 張旭東
日前,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將面向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提高至10%—20%,降低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工程門檻,今年下半年,將預留采購份額由30%以上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這充分展示了財政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也體現了政府采購作為財政政策工具的重要價值。
今年3月以來,尤其是進入4月以后,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局勢變化等超預期因素疊加,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并對做好當前經濟工作作出了明確部署;5月18日,李克強總理在云南主持召開視頻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隨后,國務院推出穩經濟六方面33項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有多項直接涉及財政部門的職責,涵蓋稅收、專項債券、政府采購、支出政策、民生社保等。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全國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視頻會議上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扛起責任,主動擔當作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以保就業保民生,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
無論是保就業還是保民生,企業都是破解問題的核心環節。只有保住市場主體,經濟回升才會有充沛動力,就業才會有強大支撐,民生才會有堅實基礎。中小企業是就業和經濟活力之源,只要能活下來,它們就能在疫情結束后重新煥發生機,成為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馬海濤表示,政府采購制度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所遵循的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和購買支出所達到的規模效益,它的影響已超過單純的財政支出管理,涉及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領域。近年來,財政部不斷完善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大力實施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一系列政策,為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通知》在《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財庫〔2020〕46號)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體現了財政部門利用政府采購支持穩住經濟大盤的良苦用心。
從政策內容上看,《通知》的主要舉措有兩條。一是調整對小微企業的價格評審優惠幅度。貨物服務采購項目給予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優惠,由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業與小微企業組成聯合體或者大中型企業向小微企業分包的,評審優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二是提高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預留份額。400萬元以下的工程采購項目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采購人應當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超過400萬元的工程采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在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競爭原則和統一質量標準的前提下,2022年下半年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由30%以上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可見政策力度之大。
《通知》同時強調,要嚴格落實《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規定,通過提高預付款比例、引入信用擔保、支持中小企業開展合同融資、免費提供電子采購文件等方式,為中小企業參與采購活動提供便利;嚴格按規定及時支付采購資金,不得收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保證金,有效減輕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其中,免費提供電子采購文件這項舉措,筆者認為實效較強,建議加快推進政府采購電子化。
電子化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積極性。由于電子采購文件不存在直接的制作成本,這就為供應商在線免費獲取采購文件打下了合理性基礎。實行電子化采購后,供應商不用跑到現場報名和投標,省下了交通、住宿、餐飲等支出,也免除了制作投標文件的費用,可以大幅降低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資金壓力,也有利于調動中小企業參與積極性,并進而增加其中標、成交機會。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是否實行電子化采購,可能直接決定了一個企業能否參與項目競爭,能否拿到訂單。2020年3月20日,浙江省紹興市醫療保障局某電子化采購項目在線開標,5家供應商參與線上投標,最后武漢某企業成功中標,彼時,武漢尚在封城期間。如果實行傳統線下采購,這樣的中標結果基本不會出現。在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的當前,一筆政府采購訂單可能直接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并間接影響到幾十甚至上百個家庭。
中小企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吸納就業的主渠道、產業創新的源動力。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約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作為兼具政府、市場屬性的一項政策工具,政府采購對改善中小企業生存條件、合理配置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資源、推動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式優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通知》的出臺和貫徹落實,將對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產生良好的政策效應,并將進一步在穩住經濟大盤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浙江省財政廳)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