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難題 優環境 促流通
解難題 優環境 促流通
——多部門詳解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汽車消費市場再迎重磅利好。近日,商務部等16部門發布了《關于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各部門將聯合發力,在活躍汽車流通市場、優化使用環境等方面出新招,擴大汽車消費。
活躍二手車市場
鼓勵老舊車輛淘汰更新
隨著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在用車的車齡也逐年增長,更新換代的需求更加旺盛。被替換下來的車一部分車況較好的進入二手車市場,另一部分車況性能下降的則逐步走向報廢回收。
《若干措施》鼓勵各地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手段推動老舊車輛退出,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更新。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介紹,目前上海、湖北、江西、廣東、重慶、寧夏等地,都已經開展了汽車以舊換新的專項行動,鼓勵汽車更新消費。
在活躍二手車市場方面,商務部也動作不斷。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自2022年8月1日起,商務部在全國范圍取消對符合國五排放標準的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的遷入限制,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企業經銷的二手車將像新車一樣按照“庫存商品”進行會計核算,在機動車轉讓登記時進行單獨簽注,并核發臨時行駛車輛號牌。此外,為解決“自然人售賣二手車時,無法作為賣方向收購企業開具銷售發票”的問題,將允許二手車企業作為買方開具發票,即“反向開具發票”,并憑此辦理轉移登記手續。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除了二手車市場,汽車報廢回收渠道的暢通也至關重要。促進汽車報廢更新,不僅可以釋放出大量的汽車消費空間,同時對于加強資源循環利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也有十分重要意義。
《若干措施》進一步完善了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徐興鋒介紹說,首先,《若干措施》支持先進企業進入體系,從而保證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其次,貫徹國務院關于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的部署要求,延長了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資質重新認定的過渡期。根據相關管理辦法,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要在2022年9月1日前重新完成資質認定,但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不能如期完成,因此考慮到企業實際情況,《若干措施》將過渡期延長到2023年3月1日。最后,加大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建設項目用地支持力度,明確企業建設項目用地原則上為工業用地。對于已經取得資質的企業及部分在建項目,按已經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多措并舉
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規??焖贁U大,帶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市場競爭力的迅速提升。據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郭守剛介紹,去年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滿意度已經追平了傳統燃油汽車,在全球十大暢銷新能源汽車車型中有六款是中國品牌車型。今年1—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消費占比超過80%。
“今年以來,受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汽車產業發展受到了一定沖擊,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是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保障產業平穩運行的有效途徑?!惫貏偨榻B說。
《若干措施》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在破除新能源汽車市場地方保護方面,要求各地區不得設定本地新能源汽車車型備案目錄,不得對新能源汽車產品銷售及消費補貼設定不合理車輛參數指標;在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方面,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政策到期后延期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下鄉支持政策,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
郭守剛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為促進汽車消費、穩定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一方面,持續提升產品供給質量。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標準,提升動力電池熱失控報警、安全防護、低溫適應等性能水平,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安心使用。同時,推動電動化與智能網聯技術融合發展,開發更多適合消費者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駕乘體驗,催生更多購買需求。另一方面,抓緊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優惠延續等支持政策,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與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開展好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組織實施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推動實現信息共享、統一結算。
解決停車難題
優化汽車使用環境
“《若干措施》聚焦人民群眾在汽車使用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完善汽車使用環境,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盛秋平說。
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是保障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負責人張雁介紹,今年1—5月,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增停車位26.94萬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3萬個、提升9個百分點。改造工作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針對“停車難”問題,《若干措施》要求切實提升城市停車設施有效供給水平,加快應用新技術新模式,合理利用人防工程、公園綠地地下空間等,挖潛增建停車設施。
張雁表示,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進一步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一是提高基本停車需求保障水平。指導各地在新建居住社區中,嚴格按照城市停車規劃和居住社區建設標準來建設停車設施。推動規劃人口規模大于50萬人的城市,在普通商品房建設中,按照1戶1車位來配建停車位。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動,通過內部挖潛增效、片區綜合治理等方式,積極擴建新建停車設施。同時,加強停車資源共享,指導地方出臺推動機關事業單位車位錯時共享等政策制度,為居民停車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二是圍繞醫院、學校、商圈、交通樞紐、旅游景點等重點區域的停車需求,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塊,合理利用人防工程、公園綠地地下空間等,挖潛增建停車設施,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庫等多種集約化停車設施。推動各地積極采用資源共享、價格調控、臨時停車等措施,提升泊位使用效率。
三是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完善停車收費政策,強化資金用地政策保障。健全有利于吸引社會資本的停車收費機制,科學制定差異化收費標準,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積極培育和發展城市停車設施建設運營的市場化主體,鼓勵各地對符合條件的停車設施建設項目,制定出臺資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