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留下的精神寶藏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清風正氣】
周總理留下的精神寶藏
■ 趙長寶
淮安是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的故鄉。
周恩來,一個舉世景仰的名字,一個共產黨人為之驕傲的名字。“兩袖清風清廉清正、一身正氣正人正己”就是周總理的真實寫照。誠實守信、廉潔從政,在周總理身上熠熠生輝。他“死不留灰、官而不顯、黨而不私、勞而不怨、去不留言”,他以“大無”實現了“大有”,以平凡達到了崇高。
作為周恩來總理家鄉基層工作的一名黨員干部,我倍感周恩來總理信念之堅定、理想之崇高、道德之純潔、作風之優良、事跡之感人,同時也深切體會到,越是在思想多元、意識多變的新時代,各級黨員干部越需要周恩來總理精神的洗禮和引領;越是在爬坡奮進、跨越趕超的關鍵時期,舉國上下越需要周恩來總理精神的激勵和感召。
周恩來廉潔奉公,嚴以律己,新中國成立后始終保持戰爭年代艱苦樸素躬行節儉的作風,相關的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令人難忘。
進北京后,為了接見外賓和出席會議需要,周恩來第一次做衣服,選中了北京“紅都”服裝店。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聞名全國的服裝店。”周恩來笑著說:“我就是慕名而來的。”面對工作人員介紹的英國呢料、澳大利亞毛料等各色外國布料,周恩來搖搖頭,說:“我要中國料子,無論毛料布料都要國產的。”他做了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藍卡其布夾衣和一套灰色平紋布中山裝。這幾件衣服一直穿到1963年,始終整潔、挺括。原來,周恩來有兩只袖套,辦公時必定套在胳膊上,這樣就保護衣袖臂肘處不會磨損得太快。然而,他一天工作長達十七八個小時,天長日久衣袖仍不免磨損磨破,于是,便送去“紅都”請裁縫織補。衣服雖然舊了,會客時熨燙一遍,加上他瀟灑大度的儀容舉止,絲毫無損大國總理的風度。
周恩來偉大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的道德風范,成了世人取之不盡、學之不竭的精神寶藏。
作為人民的公仆,廉潔自律,是黨和人民對每一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和愿望。
為此,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嚴守思想防線,切實做到“五慎”:一要慎友。有人找你交朋友,可能就是盯住你手中的權力,要慎而思之,謹而行之,莫入圈套。二要慎欲。就是要淡泊名利,廉潔為官。欲望失去節制則會放縱自己,危及社會和他人,釀成罪惡。三要慎微。在細微方面要能謹慎對待,絕不能心存僥幸,不拘細節,認為吃點、拿點、收點沒什么。四要慎獨。不但在公共場合保持公正廉潔的形象,而且在沒有公眾參與的場合,也要獨善其身。五要慎權。就是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對權力要有敬畏之心,不能把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黨員干部要做到工作生活上的“自律”,重要的是自覺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交往都置于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意誠、心正、修身、齊家、治國方可平天下。以清風為憑,輕輕牽一縷陽光,只為著清風不亂,廉心不散。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