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光,不能熄滅
【百味人生】
那道光,不能熄滅
■ 馬慶民
剛上小學的那個冬天,爺爺帶我去過一次東北,在冰天雪地的鴨綠江邊,爺爺和另外幾個爺爺長跪不起,失聲痛哭。
年幼的我,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跟著一起哭。一向不善言辭的爺爺,那次卻侃侃而談,講述著“大抬杠”“三八大蓋”“迫擊炮”等我那時聽不懂的詞。之后,爺爺們一同合唱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他們的眼里射出一道道光,似乎要燃燒了那片雪……
那年高考落榜,父親帶我去了一趟云南老山。到那里時,父親的幾個老戰友早已翹首以待。故友重逢,父親一改往日的沉穩內斂,緊緊地抱住戰友,淚流滿面。那天中午,一向不喝酒的父親,竟然一次次端起酒杯,仿佛有說不完的話,訴不盡的情……
之后,我跟著他們坐車來到一處山坡。父親細細地端詳著,一抹亮光從他的眼睛里掠過,閃爍著我并不能讀懂的心事。
父親對我說,這里是他們曾經駐守過的陣地,他們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接著,幾個年過半百的人,像是打開了回憶的閘門,略顯激動地用手指著:那是機槍點,那是哨位,那是彈藥庫,那是指揮所……我仿佛在他們的訴說中,感受到了一觸即發的戰斗……
踏上返程的火車前,當我回頭再看那座山時,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藤蔓,在我的心房里交織延伸。
年底,父親對我說:“看你整天無精打采的,眼里沒有一點光。你去參軍吧!不要復讀了。”于是,我踏上北上的火車。東北的天氣,地凍天寒,滴水成冰,我非常不習慣。加上嚴格的管理、高強度的訓練、枯燥乏味的生活,這一切都讓我身心俱疲,一度后悔聽從父親的建議來到部隊。于是我寫信質問父親:你明知道部隊這么苦、這么累,還故意送我來,究竟是為什么?
不久,父親回了信,并沒有像我想象中那般苦口婆心地講一堆道理。只是在一張信紙上寫下了一個字:光!
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我一遍又一遍地苦苦思索著——光,是什么樣的光呢?
但很快,忙忙碌碌沖淡了我的疑惑。下連,考學,畢業,分配,帶兵,演習……十幾年彈指一揮間。
隨著自己越來越強大,我不再去質疑當初父親執意送我參軍的目的,但我也很少主動向父親匯報自己的想法,更沒有聽取過他的什么建議。甚至我隨隊去抗震救災,去抗洪搶險,去武漢抗疫……也是完成任務歸隊后,才輕描淡寫地提一下。
然而這次面臨進退走留難以抉擇時,我突然想聽聽父親的想法,于是撥通了電話:“爸,當初是您非要我來參軍的,現在我想轉業了,您是怎么想的呢?”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你已經是一個兵味兒十足的老兵了,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主,順從眼里那道光吧!爸不干涉你的選擇。”
放下電話,我久久不能平靜。回想起自己十幾年來的軍旅時光:無數次戰術場上摸爬滾打,流血流汗;無數次武裝越野你追我趕,汗流浹背;無數次演習場上排兵布陣,紅藍對抗;無數次搶險救災,逆行而上……不知從何時起,這些曾經讓我極不適應的種種,卻都已經變成了我喜歡的感覺,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望著熟悉的軍營,我想起了爺爺們在鴨綠江邊唱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時,眼里射出的光,想起了父親在陣地前,眼睛里掠過的光。我終于明白了爺爺、父親對那片土地念念不忘的原因——那里有他們青春飛揚的影子,有他們藏進迷彩里的信仰。
那一刻,我讀懂了父親所說的光:那是親如兄弟的戰友情深,那是融進血液里的家國情懷,那是刻進骨子里的兵味兒,那是一路走來再回憶時眼睛里的點點淚光……
我把剛剛寫好的轉業報告,塞進了抽屜的最底層,戴好帽子,向訓練場走去……
(作者單位:聯勤保障部隊)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