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佩霞:如何補齊公共服務采購的短板
隨著“農家書屋”、“送書下鄉”等大型工程在全國各地的鋪開,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已越來越普遍。這一方式創新在帶來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清晰地反映出我國政府采購在公共服務領域拓展的不足與滯后性。以“農家書屋”為例,筆者認為,目前這類項目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
一是政府采購過程尤其是評標過程過于注重資金節約功能,影響項目的質量。部分供應商為中標或降低成本,在標書中做出不符其供應服務能力的承諾,給出偏低的價格水平,中標后為了降低成本,在圖書提供上以次充好,供給一些出版時間久的品種,甚至是盜版書和特價圖書。
二是采購招標時效性(短期行為)與書屋建設的長期性、系統性矛盾。書籍采購招標時效性較短,而農家書屋的建設盡管不排除穩定性知識、技術性書籍,但也要求書籍能夠體現出前瞻性、實時性。目前,由于政府采購尚不能覆蓋農家書屋這一公共服務的后期管理領域,從而導致書商不愿意供給最新書籍或比較具有價值的圖書,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圖書品種缺乏完整性、連續性、專業性。
三是專業技能不足,招標采購中圖書專家有限,也由于相關人員缺乏對圖書市場的深入了解,對圖書的采購特性、“農家書屋”資源建設的重點、特色、不同地方讀者需求以及投標商的經營狀況等了解有限,在招標過程中過多地考慮價格因素而導致公共服務質量欠佳。一個顯著的表現是多數“農家書屋”的書籍結構趨同,在民族地區“農家書屋”中雖然也不乏特色圖書,但是能夠反映區域、民族特色的圖書與需求相差較大。
四是供應商相對集中,本地供應商具有優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采購的“三公”原則。
對此,建議適應公共服務領域特點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業態研究政府采購管理制度創新,走精細化政府采購管理道路,具體到“農家書屋”項目,可考慮如下措施:
第一,招標采購時,考慮公共服務的時效性、個性化特征,在制定標的和評標過程中,可在以圖書折扣作為衡量標準的同時,允許有合理的浮動范圍,增強對服務供給方服務、數據、資信等方面的評估。
第二,走專業化政府采購道路。一是招標條款進一步細化、規范。二是在制定招標文件上充分考慮圖書采購的特殊性,尤其是增設服務方面的關鍵性指標,如圖書更新速度、圖書品種等。三是針對公共服務特征,考慮政府采購管理的延期追蹤、問效制度,把招標工作與后續服務監督工作相結合。四是強化招標人員的圖書采購專業知識建設,進行項目前培訓與能力建設。
第三,采取大區域專家評審、網上評標等機制。擴充異地專家數量,打破專家同城關系;擴大采購的區域范圍,吸引潛在供應商進入市場,增強采購的競爭性。(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