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奮楫先 踔厲篤行寫新篇
喜迎二十大
勇立潮頭奮楫先 踔厲篤行寫新篇
——廣東省政府采購工作十年發展巡禮
■ 本報記者 袁瑞娟
通訊員 陳昊
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熱烈氛圍中,廣東政采人滿懷期待,踔厲奮發,立足崗位作貢獻,真抓實干創業績,南粵大地政府采購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數據展現巨變。據統計,廣東政府采購規模由2012年的1232.69億元增至2021年的4676.58億元,采購規模增長約279%,約占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的1/8;2012—2021年,廣東政府采購累計采購規模31004.50億元,累計節約采購資金3550.96億元,節支率達11.45%,政府采購規模和節支規模居全國前列。
十年勇立潮頭,十年踏歌前行。廣東省通過積極發揮政府采購在財政支出和宏觀調控等方面的政策功能,在擴規模、構體系、立規則、強管理、優服務、拓功能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依托穩健改革措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新時代廣東財政管理工作做出了應有的積極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政府采購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囑托,勇立潮頭、解放思想、直面改革、先行先試,落實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和‘放管服’要求,推進政府采購流程再造,不斷提高政府采購質量效率、監管效能和社會滿意度,推動廣東政府采購工作在新征程中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回首廣東政采十年發展,黨的二十大代表、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甚感欣慰。他表示,如今邁上新征程,廣東政采人敢作為、開新局,定會與時俱進書寫政府采購提質增效新篇章。
獨特的制度優勢為政采保駕護航
珠江奔涌譜新篇,勇立潮頭更揚帆。
“非凡十年,廣東財政圍繞制度改革創新筑牢發展根基,為現代政府采購制度建設提供了‘廣東樣本’。”戴運龍坦言,廣東政府采購在改革方面,敢為人先,創造多個“第一”。
作為第一個出臺實施政府采購法的地方性法規、第一個將政府采購限額標準提高到100萬元、采購規模多年全國第一的省份;廣東還開創了多個“率先”,率先開展信息化建設、率先提出“兩競爭一制約機制”、率先全面公開政府采購信息、率先推動“放管服”改革、率先將貨物服務公開招標數額標準提高到400萬元……
“這一個個‘第一’的背后,反映了全省政采人敢為人先、不斷尋求自我突破的魄力。”戴運龍評價道。
在強化制度引領,優化頂層設計方面,廣東省財政廳陸續出臺了70多個包括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評審專家管理等方面的政府采購制度文件,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為統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和《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辦法》為基礎,以規范性管理制度文件為配套的政府采購法規制度體系,筑牢了廣東政府采購制度的“四梁八柱”。
在完善管理體制,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廣東省財政廳率先建立了“管采分離、機構分設、政事分開、相互制約”的管理和執行機制,率先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府采購管理交易平臺,形成了計劃管理、采購交易、合同管理、資金支付的全流程閉環運行機制,健全了覆蓋政府采購全流程的信息公開機制,構建起較完備的政府采購管理體制機制,推動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落地見效。
深入推進“放管服” 強化采購主體責任
10年來,廣東財政多措并舉深入推進政府采購“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放出”時效。(上接第一版)在國內率先多次上調公開招標數額標準和采購限額標準,實行政府采購計劃備案管理和進口產品清單管理,下放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采購自主權。放管結合,“管出”高效。實現從“重審批輕監管”向“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職能轉變,建立統一的政府采購嚴重違法行為和失信行為曝光機制。優化服務,服出“質效”。完善評審專家選取和評價機制,開展創新產品政府采購試點,高頻次多渠道組織政策宣講培訓,讓政府采購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
嚴格落實采購人擔起“分內之事”,在落實主體責任方面,放權不放任。廣東省積極探索還權和放權于采購人的路徑,按照“誰采購、誰負責”的原則,建立采購需求管理制度,引導采購人靈活選擇政府采購方式、擇優選擇采購代理機構等。同時,加強面向采購人的指導和服務,指導采購人建立落實預算績效目標為導向的內控管理制度,強化采購人內部控制和績效管理;加大對采購人的培訓力度,及時回應和解決基層單位在改革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確保“放得下”的同時,采購人能“接得住”。
在發揮集采優勢,形成規模效應方面,廣東省逐步縮小集中采購范圍差異,建立統一的集中采購目錄。早在2020年8月,廣東在全國率先明確省域相對統一的集中采購目錄,聚焦通用類,提高限額標準,為采購人提供多類型選擇。推動集采機構競爭。通過統一目錄推動形成采購人、代理機構、供應商之間的制約制衡機制,降低代理機構的準入門檻,代理機構數量從2012年的80家增長到2021年的3401家,年均增長約52%。集中采購規模效益凸顯,2012—2021年,全省共完成集中采購業務25501.41億元,年均增長約14%,累計節約資金約2900億元。
以數字化推動采購監管模式轉型
十年來,廣東省財政廳堅持不斷創新,借力數字化推動采購監管模式轉型,推進政府采購提質增效。
在打造數字平臺,構建智慧生態方面,廣東省根據國家“互聯網+政府采購”改革方向,按照“數字財政”的統一部署規劃以及“全省一張網”的總體要求,在全國率先高標準打造了一個覆蓋省、市、縣(區)三級,集網上監管、交易和服務于一體的全新廣東政府采購智慧云平臺,對采購預算管理、采購意向公開、采購計劃管理、項目采購交易等業務進行全流程電子化管理,實現服務“一站式”、采購“全線上”、監管“全過程”、公開“全流程”,推動政府采購活動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構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政府采購生態圈。
在降低準入門檻,釋放主體活力方面,廣東實現了縱向貫通,一站到底。云平臺縱向連接省、市、縣(區)三級,省內政府采購各方當事人“一站式”注冊登記,全省共享使用。目前,云平臺已進駐采購單位7.4萬家、代理機構3400余家、供應商超20萬家,評審專家近2.5萬名,發布商品數量超過230萬款。同時,橫向互聯,精準對接。打通云平臺與財政一體化核心業務系統的深度融合和互聯互通,實現政府采購業務“預算—采購—支付”的全流程閉環運行。
在統一監管尺度,重塑監管理念方面,廣東省財政廳統一全省政府采購信息發布渠道和標準文本格式,明確信息公開主體責任,著力增強政府采購透明度。堅持依法行政,堅持落實合議制度和法律顧問制。構建全流程監控規則,設置104個風險監控點,動態跟蹤,主動預警,實現政府采購監管從人工“盯防”到智能監控的轉變。
持續打造政采營商環境新高地
十年來,廣東省財政廳聚焦持續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多措并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為提升服務效能,廣泛開展“主動上門服務至少一次”活動,主動開展政策宣講和業務培訓,確保改革事項能“接得住”“管得好”。依托廣東政府采購信息化優勢,簡化對外辦事環節,實現供應商注冊登記、代理機構名錄登記、評審專家選聘“零上門”,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推廣開標“不見面”、投標“不出門”、過程“全線上”的電子現場與遠程評標,不向供應商收取任何形式的交易服務費用,此舉每年能為供應商節省標書制作費、差旅費等費用超過5億元。
為進一步提高政采透明度,廣東省率先在全國實現采購意向全面公開,提升信息獲取便利度。全面清理政府采購領域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在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方面,廣東省財政廳積極落實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支持中小企業、鄉村振興等政府采購政策。十年來,全省授予中小企業的合同金額平均約占政府采購支出的60%以上,累計授予中小企業合同1.86萬億元,實現了對中小企業的精準支持。同時,推廣綠色采購,十年來全省累計采購節能環保產品1476.29億元,占同類產品采購規模90%以上。此外,政府采購支持鄉村產業振興成效顯著,全省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采購額名列全國前三。
為助企紓困解難,穩住經濟大盤,廣東省財政廳將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預留份額從30%提升至40%,將價格評審優惠從10%提升至20%,為中小企業添訂單,穩預期。同時,創造性設立“三館一超市”,幫助中小企業打通供需對接渠道,2021年中小微企業完成電子賣場訂單約80萬筆,占比高達97%。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廣東推廣使用電子保函和合同融資貸款服務,實行全流程線上申請,累計融資貸款超50億元,為中小企業開出電子保函超7億元。
不忘初心共筑夢,砥礪奮進再出發。“展望下一個十年,廣東政府采購將立足現有改革成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優勢,以實現政府采購更加便利化、國際化、數字化為目標,為加快建立現代政府采購制度貢獻‘廣東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戴運龍對未來的廣東政采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和新希望。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