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精神故鄉
【都市記憶】
李白的精神故鄉
■ 賀震
如果唐代那位叫李白的詩人還活著,他今年1321歲了。但世人都知道,一千多年前李白“跳江捉月”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我小時候,就背李白的詩,聽老師講李白的故事;后來,我教女兒背李白的詩,給女兒講李白的故事;如今,我教三歲多的外孫女背李白的詩,給她講李白的故事。
李白一直和我們在一起。華夏大地,凡有人煙處皆有李白,人們背李白的詩歌、講李白的故事。李白活在呀呀學語的孩子口中,活在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里,他活成了人間的千歲“詩仙”,活成了天上的萬歲星辰。
“仰天大笑出門去”!
詩酒為伴,仗劍天涯,是李白生活的主旋律。用今天的話來說,李白絕對是位旅游達人。他在61年的人生中,無數次仗劍遠游,一路走一路寫,在大江南北留下眾多足跡的同時,也留下了眾多優美詩篇和動人傳說。
“解道澄江靜如練,今人長憶謝玄暉。”李白非常敬慕南朝詩人謝朓(字玄暉),視其為自己的偶像。而當時稱作金陵的六朝古都南京,是謝朓寫下多篇佳作的地方。因此,李白視金陵為自己的精神故鄉,一生數次游歷。金陵占下了旅游達人李白和著名詩人李白一生中的兩個最:金陵是李白活動最多的城市,也是李白作詩最多的城市。在金陵,李白寫下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成為南京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白深深地愛著金陵,他用飽蘸深情的詩篇熱情地謳歌著金陵。“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作家葉兆言稱李白為“南京的形象代言人”。一千多年之后,南京被聯合國評為國內首個(目前也是唯一一個)“世界文學之都”。我想,這其中應有李白的一份功勞。
公元724年,23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遠游。金陵,是他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他從家鄉四川出發,沿江東下,第二年秋天抵達金陵。此時正值唐玄宗開創的開元盛世,大唐帝國欣欣向榮,金陵城一派繁華。
一天清晨,年輕的詩人來到江南名剎瓦官寺,登上寺內的巍巍高樓瓦官閣,極目眺望,金陵古城一覽無余。遠處,巍峨鐘山逶迤如龍;近處,浩浩秦淮河在閣檐下靜靜流過。此情此景,令年輕的詩人激情澎湃,遂揮筆寫下他在金陵的第一首詩——《登瓦官閣》,這是李白給南京的見面禮。
金陵的山川形勝六朝風光,讓李白贊嘆;金陵的風土人情,同樣也深深打動著李白。
金陵城南的長干里地處秦淮河邊,通江達海,舟楫往來,歷來是人煙稠密的商業繁華之地,居住著很多丈夫經商在外、獨守空閨的女子。在長干里,浪漫多情的李白耳聞委婉幽怨的西曲歌,忍不住借長干里商人妻子的口吻,寫下纏綿感人的《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一首詩一下子誕生了兩個描寫愛情的經典成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也讓長干里成為久負盛名的南京地標。
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李白給人的感覺是一生瀟灑快樂、意氣風發。但其實,中年以后的李白是抑郁、苦悶的。
42歲時,李白應詔入長安供奉翰林。對于自己的政治才華向來自信的李白,屢遭高力士等人之忌,因而在長安屢屢失意,始終沒有可以施展抱負的機會。他的筆,可以獻詩,卻不能獻策;他的才情,只是皇家酒宴上的佐料,并不能讓他真正立身朝堂。而且不久便因遭到讒毀,被“賜金放還”。由此,李白有了充分的自由時間,再度漫游各地。而無論南下北上,金陵總是李白漫游的中心點。
天寶六年(公元747年)至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間,近十年的光景里,李白幾乎每年都要來金陵待上一段時間,有時甚至一連住上一兩年。金陵,仿佛成了李白的第二故鄉。金陵,撫慰著李白受傷的心靈。
只是,此時李白的心境已與青年時代大為不同。這也反映在李白的詩作中。
天寶六年,47歲的詩人登臨鳳凰臺,遠眺白鷺洲和三山,忍不住懷念長安,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登金陵鳳凰臺》,表達了對昏暗朝政的憂慮,抒發了政治抱負受挫后的憤懣和感慨。
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黃河中下游的地主階級倉惶南奔。當此之際,李白上了一道《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建議朝廷遷往他心愛的金陵。李白寫道,金陵“龍盤虎踞,開扃自然。六代皇居,五福斯在”,是成就霸業的理想地點。可惜,他的這個建議未被采納。之后,永王李璘起兵,因賞識李白之才,招其為幕僚。李白也以為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在隨永王船隊經南京浩浩蕩蕩順江東下途中,乘興寫下11首《永王東巡歌》。
滿心以為能夠借此建功立業,然好景不長,李亨繼位,永王李璘兵敗身死,李白也因“附逆作亂罪”被判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南京這段奔騰不息的江面上,留下了詩人永遠的遺憾與惆悵。
滄海桑田,人事代謝。千年之后,我來到李白曾流連盤桓的南京工作與生活。行走古城,也許我的腳印,曾疊印在李白的腳印上。忽一日夢中與李白相聚金陵,李白飲酒賦詩,我陪伴其側斟酒、喝彩。
(作者系江蘇省作協會員,就職于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