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信用承諾制閃亮登場
【來自實踐】
供應商信用承諾制閃亮登場
■ 王嚴 趙智賢
政府采購領域的市場準入,關乎公平競爭,也關乎社會信用,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頭戲”。
近年來,我國不斷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深入貫徹執行“放管服”改革,推進優化營商環境。財政部發布了《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財庫〔2019〕38號),國家層面陸續發布了《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21〕24號)、《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國辦發〔2022〕30號)等相關文件。其中,供應商信用承諾制的推行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產生了良好的改革效果,并建立了較為健全的保障體系。下一步,是如何繼續完善制度使其發揮更大作用。
改革效果日漸凸顯
各地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例如2019年,湖北便已經開始推廣政府采購供應商信用承諾制;2021年,江蘇等地開始推行供應商信用承諾制;2022年,山東省、河南淮濱、甘肅蘭州新區等地發布推行信用承諾制的通知。供應商信用承諾制推行至今,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受益供應商范圍逐漸擴大。2020年江蘇省鹽城市全年共簽署信用承諾書1988份;安徽省黃山市在2022年1月推行標準統一、內容明確的資格信用承諾制后兩個月內,黃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便已接受78家供應商承諾函,涉及采購項目26個;河南新縣自今年3月推行信用承諾制至10月底,已對103個政府采購項目實施信用承諾制,累計涉及400多家供應商。
二是降低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時間、財務成本。以往進入資格審查環節的供應商所需的資信證明開具較復雜,要反復來往稅務、人社等部門開具證明材料,企業獲取證明成本較高。據估計,河南新縣至今年4月推行信用承諾制以來,為供應商壓縮證明材料和事項近2000個,節省供應商相關費用近50萬元。
三是簡化采購審查流程、降低監管成本。一方面,在資格審查環節,可能因供應商提供證明的瑕疵導致廢標,從而重新招標,而供應商信用承諾制就可以避免此類情況導致的行政成本增加、競爭不充分等問題;另一方面,證明材料種類多樣,整理規范難以統一,不利于專家評審,通過信用承諾,便可以大大簡化評審內容,節約財政資金,提高政府采購效率。
四是助推了“綠色采購”的精神。據了解,2022年8月,貴州省黔東南州在政策實施一個月內便省去了500余份資格證明材料,節約紙張的背后是節約木材、減少能源消耗。
保障機制逐步健全
一是多平臺對接,政采全流程信息互通。事前環節,供應商可以在線上平臺隨時申報。例如,武漢市開設了“武漢政府采購信息發布系統”中的“供應商信用承諾登記”板塊。事中環節,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可以從“信用中國”網站的“信用承諾”板塊查看投標供應商的信用承諾書,例如,“信用湖北”網站上公開了供應商信用承諾的承諾事由、承諾內容、違諾責任等具體內容。事后環節,政府監管部門和廣大群眾等都可以根據供應商實際履約情況與網上承諾內容進行比對,判斷供應商是否有違反承諾行為。社會公眾若發現供應商有違反承諾情況,可及時通過“信用中國”網站的“投訴舉報渠道”板塊選擇相應類別進行舉報;有關監管部門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工作中,若發現承諾對象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應記錄不良信用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的失信懲戒機制進行管理。采購信息發布、信用公示與信用評價等系統的充分對接,有利于政府采購全流程的信息互通。
實行多主體兩方面結合懲戒機制,增強有效約束。在供應商需填寫的信用承諾書中,基本要求供應商對承擔違約責任作出承諾,具體為“若我單位承諾不實,自愿承擔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成交的法律責任”或者“如違反承諾,將依法依規承擔相應責任,并自愿接受部門聯合懲戒”,目前,徐州、三亞等市都采取了部門聯合懲戒的做法。實際處罰由多主體實施:行業主管部門、信用管理部門、財政部門。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按照政府采購法第七十七條中對供應商有“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成交的”的情形進行處罰,處以采購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1至3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等。例如,在某醫院高壓氧艙等設備采購項目中,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參與投標并在承諾函中作出了相關承諾,采購結束后,經調查,該公司涉嫌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資料,相關地區財政局予以罰款和一年內禁止參與該市政府采購的處罰。二是依據當地《信用信息管理條例》規定,將違背承諾行為作為失信信息記錄到社會信用信息平臺。這樣的多主體兩方面懲戒機制,使違反信用承諾的后果不僅局限于政府采購事項,也影響到企業在其他需要信用背書的事項,進一步增強政府采購供應商信用承諾制的約束力。
三是落實監督檢查,加強信用承諾制推廣。即便依法有據、懲戒得當,但實施需要各部門的宣傳與落實。一方面,信用部門通過日常執法監管、專項檢查等方式對信用承諾書進行定期督導檢查與通報;另一方面,省一級財政部門定期通報各地、各單位開展信用承諾工作情況,鼓勵下級機關主體宣傳信用承諾制。如,湖北省財政廳鼓勵各地積極推動建立政府采購供應商信用承諾制度,并采取了定期通報的做法。
制度發展未來可期
供應商信用承諾制以企業自我約束、社會部門監督為核心,信息的公開透明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網站的信用承諾書板塊,只顯示信用承諾的編號、類型、承諾人等信息,而沒有承諾的具體內容,這不利于落實社會監督,相關部門應該利用信用平臺進一步提高公開透明程度。當前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培訓、講座等方式加深采購人、供應商等對于供應商信用承諾制的認知,更好發揮信用承諾制的作用,助力政府采購誠信原則的貫徹,和營商環境的優化。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