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瑣記
【歲月】
服飾瑣記
■ 王悠行
當風雪正沿著山間野徑即將如期而至時,山里人家準備著請裁縫師傅上門為全家做新衣了。
做新衣得先用布票去合作社把布扯好,如果做棉襖還得用攢下來的棉花票買好棉花。主人在跟裁縫師傅約好時間后,便把屋里的一扇門板卸下來架在條凳上,當作裁縫的工作臺。萬事俱備,就靜候師傅次日上門。
那時,代表工業文明的縫紉機和電熨斗等工具尚未抵達這偏遠的山村,裁縫的行頭無非是剪刀針線、皮尺頂針和烙鐵頭熨斗等。這些行頭穿越千年時光而來,閃爍著農耕文明時代古舊的光澤,被師傅一個布袋就提來了,根本不用上門去接。
裁縫頂風冒雪來到主人家,拍拍衣帽上的雪花,即給全家量體裁衣。那時人皆瘦,倒節省了不少衣料。幾杯茶工夫,案板上便堆滿各樣畫了彩色符號的布料。山村里的裁縫,跟這片山里的篾匠、巖匠、鐵匠、漆匠、補鍋匠、箍桶匠和劁豬匠等手藝人一樣,大多都木訥少言,忠實踐行著圣人“訥于言而敏于行”的箴言,對于手上的活計就如修行一樣全神貫注。裁縫師傅在主人家除了吃飯解手,一天到晚都在案板前飛針走線忙活著。所以,主人家對師傅也非常放心,該上地里干活就上地里干活,該下河邊洗衣就下河邊洗衣,一點都不用擔心師傅偷懶兼偷裁剩的布料,更不會擔心師傅如故事里的裁縫那樣在空氣里煞有介事地比劃著,最后一絲不茍地做出一件讓人一絲不掛的新衣來。
雪霽之日,屋外響著融雪時屋檐水的滴答聲,而門前山巔白皚皚的積雪仍是閃著寒光。此時,全家的新衣做成了。裁縫借著從窗戶紙透進來的黃黃的日光,將用火炭加熱的烙鐵頭熨斗“滋滋”地熨著新衣服,再將它們一一掛好,才算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小娃娃盼過年,除了盼有好吃的外,就是盼著穿新衣。可是離過年還有一二十天呢,母親只讓他們試穿了一下看合不合身,便鎖進了衣柜。
有了新衣,主婦又開始做新布鞋。做新布鞋共有三道工序:做鞋樣,納鞋底,縫鞋面,其中最花工夫的是納鞋底。布鞋耐不耐穿關鍵看鞋底,鞋底要做成號稱千層底的樣子且針腳細密,才扎實牢靠,可以穿到第二年的臘月。那時冬日里男女社員白天仍要出工修水庫,主婦們散工回家吃了夜飯后,才有工夫在桐油燈昏黃的光亮下做針線活。她們聚集在其中一家,邊納鞋底邊討論著鞋面的樣式是做成圓口的還是方口的才好看。桐油燈放在衣柜上,火苗被窗戶縫里的風吹得一閃一閃的。有年輕的婦女望著搖曳的燈火壓低嗓門說:“嫂嫂,你說京城里皇帝的婆娘會坐在金鑾殿屋檐下,一邊曬著暖和的日頭,一邊納鞋底嗎?”做嫂嫂的裝著見多識廣的樣子點點頭說:“嗯,她可以邊曬日頭邊納鞋底,還可以一邊嗑著葵花子呢。”她們以山里人的見識和眼光看待山外世界的人和事,窮其想象也不會想到皇后娘娘哪怕日頭再暖和也不會有閑心做布鞋的。
穿著手工縫制的新衣新鞋,山民們快快活活地迎來了新的一年。那時的衣服顏色一般都是黑色或藏青色,款式也是單調的中山裝、列寧裝或斜襟褂子。盡管其顏色和款式嚴肅得令人肅然起敬,但鄉親們穿上新衣,照樣覺得有了過年的儀式感,一年的辛苦勞作有了現實意義。但那時并不是每年過年都有新衣穿,遇到年成不好手上沒有余錢,發了布票沒錢扯布也是白搭,所以那時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件衣服往往是哥哥穿舊了弟弟穿,弟弟穿爛了打了補丁又傳給妹妹穿,最后實在破得不能再穿了,主婦便將衣服拆了做成短褲或用來納鞋底。為了讓衣服多穿一些時間,山里人做工夫時多戴著袖套系著圍裙;家庭主婦們平常還用米湯漿洗衣服,曬干后穿在身上,一走動就會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
饒是如此,不少人一年四季多數時候還是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沒有打補丁的還有幾成新的干凈衣服一般都壓在箱底輕易不穿,只有走親戚或趕場時才舍得穿在身上,以維護人起碼的體面和尊嚴。女孩子過年去外婆家走親戚,盡管穿的罩衣是新的,但有點罩不住哥哥傳承下來的破棉襖,女孩就不時下意識地抻外衣,但還是如南方人說普通話時難免會露出家鄉話的尾音一樣,不時露出破棉襖衣角破洞里發暗的棉絮。
光陰流轉中,山村里缺衣少穿的日子終于成為了往昔時光。隨著時代進步,衣飾不再只是為了遮羞和保暖,它的外延和內涵已大大拓寬,還體現了人的個性、品位和時尚。大山里得時尚風氣之先的自然是進城打工的后生。當他們染了金發,腳著旅游鞋,身穿胳膊處打了補丁的夾克和膝蓋處破了幾個洞的牛仔褲風風光光回鄉時,卻讓老人一見心痛得差點掉眼淚,直嘆娃娃在外打工受苦了,人餓得頭發也黃了,穿的也是破衣爛衫。后生笑嘻嘻解釋說:“婆婆,穿這樣才時髦才有個性呢。”老人家絮絮叨叨地說:“變了,都變了,從前不愿穿的破破爛爛的衣服,如今倒成時髦打扮了。”
也許,后生們從服飾上面悟出了人生而為人的潛在意義,也許,他們僅僅是為了時尚為了有個性而已。但無論怎樣,這代人心中沒有重復上代人同樣的渴望,蠻好。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國庫集中支付中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