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培育和建立世界級汽車品牌
中國汽車品牌強基工程正式啟動
助力中國培育和建立世界級汽車品牌
■ 本報記者 王國龍
強國先強基,擁有世界級汽車品牌是汽車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近日,“以品牌強基,鑄汽車強國”為主題的中國汽車品牌強基工程正式啟動。品牌強基工程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牽頭主導,清華大學(車輛學院)發展研究中心承接。
中國汽車集體加速向上
品牌強基迫在眉睫
乘著電動化、智能化等科技浪潮的東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數年來快速成長壯大,正在改寫燃油車“大而不強”的規模競爭悖論歷史,朝著“既大又強”方向邁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主理人柳燕在中國汽車品牌強基工程啟動儀式上指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已取得長足進步,在品牌價值提升、品牌高端化進程加速、市場份額提升及全球化發展等方面均有顯著體現。從近兩年發布的全球品牌價值榜、最具價值中國品牌榜等全球第三方權威榜單上看,中國汽車品牌價值不斷提升,上榜品牌增多且增長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她同時認為,中國汽車要成為世界級品牌,仍然任重道遠。中國作為超大規模市場,汽車品牌價值與市場規模長期背離,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特征仍然非常明顯。從對比看,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中的中國企業數量顯著多于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上的中國品牌數量。在今年最新發布的全球百強品牌榜單中,有15個汽車品牌,中國汽車品牌無一上榜。
柳燕認為,汽車工業百年發展歷程中,各強國品牌都形成了自身的國家品牌形象標簽。中國車企由于起步晚、起點低、早期競爭力差,長期被廉價、劣質山寨等口碑包圍。隨著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與換道超車,產品競爭力有顯著提升,但品牌形象滯后于產品實力;各品牌單打獨斗,各自為戰,未形成合力,缺少具有國家品牌價值的大品牌建設與打造。中國汽車品牌意識覺醒較晚,大多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即便是對于智能電動汽車當前取得的巨大成功,也缺少深入剖析,企業在競爭之下“蒙眼狂奔”,學界尚未涉足此領域研究,因此業內缺少屬于中國汽車品牌的原創理論體系,缺少基于中國品牌成長研究而構建的體系支撐,不利于進行長期可持續的品牌建設。因此,打造“中國汽車”大品牌,既生逢其時,又迫在眉捷。
補齊品牌理論短板
指引汽車強國建設
作為品牌強基工程承接團隊的負責人,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顯君表示,新的時代呼喚對中國汽車品牌理論體系特別是“思想品牌”等內容的深度研究。如何基于品牌的關鍵來源、汽車強國及中國汽車品牌發展歷程,特別是基于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典型案例,系統研究并提出中國汽車品牌成長理論,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中國世界級汽車品牌系統方案,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戰略課題。此時應運而生的“中國汽車品牌強基工程”將基于我國典型汽車企業和品牌在燃油車時代和智能化、電動化時代的成長發展的深度研究,系統總結和提煉其共性因素與底層基因,建立中國汽車品牌成長的原創理論,補足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的體系化理論短板,并提出中國培育和建立世界級汽車品牌的政策及對策建議。
據介紹,品牌強基工程研究將在多領域、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行業層面,為行業組織指導企業品牌國際競爭力培育提供理論供給,同時為開展行業層面的品牌促進行動提供理論支撐,提升思想品牌和理論高度;對企業而言,品牌強基工程不僅能為案例企業提供總結品牌成長模型和傳播產品、企業及思想品牌的絕佳契機,助力企業系統化研究品牌成長,并為企業傳播提供有學術價值的傳播素材,也能為其他企業提供經驗借鑒和理論指導;從教育行業及未來人才培養角度看,研究內容將進入清華大學案例庫,企業案例將寫入項目研究成果,還將誕生一批暢銷書及重點期刊論文;對政府而言,研究成果將為國家有關部委的戰略、政策制定與優化提供理論支撐與分析參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