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貧困發起新一輪“攻堅戰”
中國發布未來十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 向貧困發起新一輪“攻堅戰”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29日在京召開。 新華社記者 高微 編制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 林暉 姜婷婷)中國1日對外公布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向貧困發起新一輪“攻堅戰”。
這份未來十年中國扶貧開發事業的綱領性文件提出,中國將“提高扶貧標準,加大投入力度,把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主戰場,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盡快實現脫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
這是中國政府歷史上第三次針對扶貧制訂的國家級規劃。此前,中國相繼在1994年和2000年公布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
1978年時中國尚有2.5億貧困人口,經過多年努力,到2010年底,按1274元的扶貧標準計算,全國貧困人口數量下降到2688萬人,并率先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
盡管成績顯著,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形成的差異性區域發展格局,使得原來生態條件、交通條件、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還存在較大差距,部分人民依然生活在貧困的陰影中。
在11月29日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專家估計,按照這一新標準,扶貧對象規模上億。
面對扶貧標準提高和扶貧開發面臨的新形勢,這份《綱要》提出,未來十年扶貧開發將“把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主戰場”。這些地區包括六盤山區、秦巴山區等11個區域的連片特困地區和已明確實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四川、云南、甘肅、青海)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
資料圖片:兩名會澤縣火紅鄉泥黑村70多歲的老人背柴回家(11月23日攝)。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全縣人口101萬,農業人口93.34萬人,境內山高坡陡谷深,高寒冷涼貧瘠,自然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脆弱,交通信息閉塞,貧困面大,經濟發展滯后,目前,全縣還有貧困人口56.36萬人。 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簡單地說,這是縮小范圍、加大力度。”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貴認為,這意味著扶貧攻堅力度在這些地方將更大,扶貧開發工作也會更加有效。
而在中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背景下,中國扶貧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也發生深刻變化。
首先是大規模減貧的任務更加艱巨。汪三貴認為,中國前三十年的減貧成就從根本上說是發展帶來的結果,這種經濟發展惠及到窮人,但未來經濟增長的減貧效應將會減弱。
其次,扶貧不再是簡單地解決溫飽問題。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李小云說,“過去中國扶貧工作面臨的是發展相對滯后形成的普遍性、絕對性貧困,現在面對的是以收入不平等為特點的轉型性貧困。”
此外,中國返貧壓力依然較大。在中國現有貧困人口當中,有2/3屬于返貧性質,市場沖擊、經濟波動、自然災害等都可能致使脫貧人群再次陷入貧困。
專家表示,新時期扶貧開發面對的挑戰不僅是降低絕對貧困人口數量,更重要的是提高貧困地區發展能力、縮小不同收入人群間的發展差距。
《綱要》提出,扶貧開發要“更加注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
李小云表示,這意味著中國扶貧將從以往的以解決溫飽問題為核心向給予貧困人口更有尊嚴的生活轉變。
山西運城市新絳縣三泉鎮一名農民在農村信用社領取國家發放的低保金(2010年7月4日攝)。11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一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將納入扶貧范圍。 新華社發(高新生 攝)
汪三貴認為,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是強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現,“這表明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更加注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統籌發展,實際上是縮小差距,使經濟發展惠及包括低收入人群在內的所有人。”
此外,《綱要》還提出“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行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其中,把扶貧開發作為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把社會保障作為解決溫飽問題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于2007年,目的是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標準的所有農村居民納入保障范圍,以穩定、持久、有效地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截至2010年底,全國農村低保覆蓋人口達到5214萬人。
對此,李小云認為,單靠扶貧開發不能解決低收入人群在轉型過程中由于權利缺失造成的福利損失,因此需要重視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實施低保等普惠性政策,防止返貧現象的發生。
隨著《綱要》的逐步實施,中國在未來十年將更加致力于消除貧困,促進共同富裕,以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