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揚帆新征程
兩會觀察
奮楫揚帆新征程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3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也正式落下帷幕。
作為上會記者,記者發現,正值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此次兩會頗具亮點和新意,為奮楫揚帆新征程寫下了嶄新注腳。
數字化中國
3月5日上午,翻看政府工作報告,記者發現,其右上角有一個二維碼,掃一掃后可以數看中國發展:過去五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2%,十年增加近70萬億元、年均增長6.2%;財政收入增加到20.4萬億元;總體赤字率控制在3%以內,政府負債率控制在50%左右;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270多萬人;居民消費價格年均上漲2.1%,十年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穩定在2%左右的較低水平……一張長圖將中國近年來的發展情況講述得明明白白。
中國數字化蓬勃發展。過去五年來,我國持續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發展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增加到14.5億戶。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有力促進了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
今年兩會,許多代表委員也圍繞數字化提出了建議。比如,在審議“兩高”報告中,全國人大代表馮飛建議,法檢機關將數字化建設與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結合起來,更好推動信息資源數據共享。
此外,“建議商務部門支持國際貿易規則與數字化接軌,在國內外市場推廣建設‘商業+政務’服務一體化的政企合作數字系統”“將甲骨文數字化納入‘數字中國’工程”“探索編外聘用人員實名制登記管理等數字化管理方式”“加強全國人大代表培訓工作,更加注重通過生動鮮活的語言、簡潔易懂的內容、便于傳播的方式開展培訓,將微課堂、云平臺等數字化工具作為代表履職培訓的重要渠道”等關于數字化的建議也被帶到了兩會,可謂涉及方方面面。
談及最近大火的ChatGPT時,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表示,ChatGPT是一個大模型、大計算、很好的計算方法,同樣一種原理,區別主要在于做得好不好。就像踢足球,都是射門,但是要做到像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王志剛還表示,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布局,在這個領域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但目前要達到像OpenAI的效果可能還要拭目以待。希望中外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能有更多的好成果,同時也要注意科技倫理,趨利避害。
經濟開新局
時值開局之年的兩會,意義非凡。世界密切關注今年的兩會會作出哪些經濟發展規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著力由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高質量發展成為今年兩會的關鍵詞之一。
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話題,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劉偉表示,北京將全面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圓滿完成一系列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為全國大局作出重要貢獻。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來自浙江的人大代表徐冠巨建議,深化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強化雙向互動,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此外,堅持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道路,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抉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結合地方實際,抓好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的貫徹落實,特別是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厚植放大實體經濟優勢,全力穩增長穩預期促發展;要深耕實體經濟,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強化協同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推動綠色轉型,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擦亮民生名片,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這些圍繞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一一記錄。
未來,代表委員們的建議將如何從落紙到落地,很值得期待。
兩會“新面孔”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從天南海北趕赴北京,首次亮相于全國兩會。
另外,全國政協自1993年增設新界別以來,時隔30年,今年首次增設了環境資源界別,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而“新面孔”的出現也是尋求“最大公約數”的重大舉措。
此外,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獲得批準,國家機構作出重要調整。
令人矚目的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新一屆國家“領導班子”選舉產生。
作為政府采購領域行業報的記者,記者格外關注“新面孔”們會帶來哪些關于政府采購的建議。記者梳理發現,這方面的建議不在少數。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張萍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帶來了一份《關于規范會計專業服務市場招標程序的提案》。她建議,強化對招標代理機構及招投標行業協會的管理。為避免專業服務市場的不合理低價競爭導致審計服務質量下降的問題,作為具體執行采購業務的招標代理機構,應加強行業自律。同時,監管部門應督促代理機構在專業服務市場的招標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設計招投標評價體系,綜合考慮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經驗、注冊會計師人數、行業信用及社會聲譽,特別要嚴格執行價格分值不得超過20%的標準。對明顯不合理低價中標者,要責令其出具行為解釋函,留存監管部門備查,以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擴大民營經濟參與政府采購比重,完善政府購買社區公共服務等建議獲得不少關注。
新起點,新征程。中國正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楫前行。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