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曾志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清風正氣】
走近曾志
■ 劉啟才
作為井岡山人,我聽說過曾志有個名叫石來發的兒子,在井岡山當農民,種了一輩子田,還聽說過石來發的大兒子石金龍也在井岡山種田,小兒子石草龍成了下崗工人,先是外出打了幾年工,后來回到井岡山一個單位當保安,只是不聞其詳。前段時間,市政協組織人撰寫《井岡家風》,我有幸被安排采訪石來發的后人,才了解到更多的事情,對曾志這位老紅軍、老革命,這位曾位居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的“高官”更是充滿了感動和敬意。
曾志,完全可以給失散多年、歷盡苦難的兒子找個輕松點的工作,給孫子解決商品糧問題更是小事一樁,可是她就是不愿辦。有些掌握權力的人,自己是制度的建立者,又是制度的破壞者。而真正的共產黨員,就是無私心的人,用制度管人,更管自己。
身無長物,兩袖清風。工資是勞動所得,省吃儉用留下的錢,總可以留給后人吧,但曾志說:“共產黨員不應該有遺產。”家人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抽屜里疊得整整齊齊的80多個信封,那是她的工資袋。上面放著一張字條:“這些錢是組織發給我的工資,除去我生活上的花費,其余的全部在這里,請轉交給老干局,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告訴組織,這些錢都是干干凈凈的。”
曾志在遺囑《生命熄滅的交代》中鄭重表示:“死后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還不要在家設靈堂……讓我死后做一名徹底的喪事改革者!我的骨灰一部分埋在八寶山一棵樹下當肥料,一部分埋在井岡山一棵樹下當肥料。埋下去,靜悄悄的,絕不要搞什么儀式。由陶斯亮把骨灰送井岡山,事先不要告訴來發和井岡山的黨組織。死后3個月,由陶斯亮發一個訃告,并在報上登個消息,不要寫簡歷、生平……我上述所有愿望,請女兒陶斯亮尊重我的遺愿,照辦?!?/p>
陶斯亮把母親的骨灰送到井岡山時,沒有告訴井岡山的黨組織,但告訴了來發。石來發一家也想做個像樣點的墓,但陶斯亮知道母親的愿望,堅決不肯,她甚至不愿留墓碑。悲痛不已的石家人無法接受這一點,最后陶斯亮讓步,一家人找了塊普通的石塊作為墓碑,上寫“魂歸井岡 紅軍老戰士曾志”。沒一個溢美之詞,曾志地下有知,應可接受。井岡山普通百姓的墓,都比曾志的好得多。站在曾志無比簡陋的墓前,每個人內心都會受到震撼。
曾志的墓地,在小井紅軍墓旁邊。當年,曾志任紅軍醫院黨支部書記。她臨時接到命令,隨紅軍主力部隊下山。如果曾志留下來,紅軍醫院被敵人包圍的那天,她必然會和一百多個紅軍傷員一起慷慨赴死。解放后,曾志回到井岡山,一到小井紅軍墓就哭喊道:“同志們,我來看你們了?!睘榱烁锩榱诵轮袊?,許多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連名字都沒有留下。與他們相比,活著的人已十分幸運了,還應該有什么奢求嗎?想想他們,想想他們的愿望,難道不應該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更努力地工作嗎?總覺得曾志就是這么想的。
曾志,以優秀的品行,在天地間樹起高高的標桿。走近曾志,耳畔總想起臧克家的詩《有的人》。
(作者單位:江西省井岡山市井岡山中學)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