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治世 知行合一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清風正氣】
廉政治世 知行合一
■ 廖輝軍
云南自古人杰地靈,歷史上名家薈萃,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事跡。在這些名人中,對四川影響最大的,趙藩無疑首當其沖。他在治理四川各地二十余年間,事事親力而為,每月必下鄉視察,微服出行,皆不擾民。當逢災事,更是捐出俸祿,賑恤災民。他慎刑恤民,秉公無私,表現出清廉勤政、知行合一的可貴品格,廣為當地百姓所稱譽。
趙藩在四川酉陽直隸州當知州時,只要辦案子總要親自到現場,要求執政官員不能讓權勢者依仗權力欺負百姓,更不能讓奸猾刁蠻之徒欺負老實人。當年酉陽水患之時,他還拿出自己僅有的朝廷俸祿全力幫助老百姓渡過難關,由此深得民心。據《酉陽縣志》載,趙藩離任時,從酉陽到他要乘船的龔灘,當地老百姓百里相送。
1896年,趙藩到涪州監管運鹽,兩月后又督辦川東稅厘,四川總督鹿傳霖賞識其才干和政績,有意讓他執掌瀘州。鹿傳霖后因得罪將軍恭壽被撤職,恭壽命人向趙藩暗里傳話:須出5000大洋拜壽禮金才能執掌瀘州。趙藩不為五斗米折腰,一怒之下上書辭官省親返回云南。
后來,趙藩再次被朝廷重用,掌管川地稅事,在別人看來,這可是一個肥差,他卻沒有半點貪污受賄或者中飽私囊。有一年,當地流行傳染病,他反而捐出全家所有積蓄,救助患病民眾。
1919年,趙藩在護法軍政府交通部長任上時,查處腐敗案件查到郵政局長頭上,而郵政局長是廣東督軍的弟弟,督軍特地備了厚禮和書信托同僚送到趙藩家里。趙藩回信嚴詞拒絕,并讓他兒子親自把禮品送回督軍府。趙藩在信中說,如果為官不能廉政,不僅良心不安,更愧對黎民百姓,無法向政府交待。
1920年10月,時年69歲的趙藩從護法軍政府交通部長任上卸任回昆明養老,除了隨從家眷,什么也沒有帶,連過往路費都靠以前熟識的幾個友人竭力相贈。
回到昆明后,云南都督唐繼堯前來拜訪,看到他粗茶淡飯,家庭生活實為艱辛,就說:“你既是高官,雖已退休,但按照有關規定,還是享受一定待遇的。我可以通知省政府,按交通部長待遇,每月照發你的薪水。”沒想到,一個月后,趙藩叫家人把省政府送來的薪水給退了回去,并解釋說:“既然不在職了,就不能領薪水,否則就有領空餉之嫌,這是萬萬使不得的。再說,我在川為官一向清廉,可不能回到家鄉就晚節不保呀!”趙藩去世時,家里窮得連為他辦喪事的錢都拿不出來,又因為他在各界人士中威望太高,各界紛紛要求為他舉行公祭。省政府只好連夜開會,決定臨時撥款,趙藩的喪事才得以順利操辦。
趙藩在四川執政多年,為官審時度勢,不僅勤政廉政,屢獲嘉績,而且算得上當時清朝官員中的開明人士。當年,他撰寫有“攻心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可以看出,聯中承載著趙藩一生忠于職守、體恤百姓的士人情懷,不僅是筆諫之衷,更借古喻今,以啟發后來治蜀者從“攻心”“審勢”中思考治國安邦之道。至今,這副名聯仍懸掛在成都武侯祠,成為后人廉政治世、知行合一的經典傳奇。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