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周恩來和李大釗在天津
【歷史風云】
青年周恩來和李大釗在天津
■ 蓋金香
今年是周恩來誕辰125周年,作為一個天津人,我想在周恩來與天津這個大框架下,談談青年周恩來和李大釗在天津的風云際會。
清末民初,天津經歷了曾國藩的吏治整頓、李鴻章的洋務運動、袁世凱的新政改革,政治影響力越來越大。民國初建,天津在締造共和、再造共和的政治舞臺上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李大釗和周恩來先后來到天津讀書。
李大釗是北洋法政學堂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周恩來是南開學校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德才兼備,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學生時期就參與政治,畢業后,又都選擇去日本尋求救國救民的道理,十月革命后,都站在時代前列,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近代天津不僅是新經濟、新教育、新文化的搖籃,更是革命者的搖籃。
李大釗在北洋法政學堂讀書6年(1907-1913),“那時中國北部政治運動的中心,首推天津,天津以北洋法政學校為中心”,李大釗作為北洋法政學堂的首屆學生,擅長撰文、熱心政治,被稱為北洋法政學堂的三杰之一,名氣很大。
李大釗天津畢業后雖然去日本了,但是他的文章還在,他的朋友還在,周恩來和天津的愛國學生有接觸,通過他們了解到李大釗的事跡,就對李大釗非常敬仰。
1916年5月,李大釗從日本回到祖國,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向封建勢力展開激烈的戰斗。周恩來此時還是南開學校三年級的學生,當時李大釗的文章發表在《大公報》《甲寅》《青年雜志》《言治》《晨鐘報》《民彝》等進步刊物上,這些報刊周恩來大都讀過。李大釗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激發了周恩來在內的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周恩來南開學校沒畢業時,李大釗回過天津至少兩次,還差一點成為北洋法政學堂的校長,據說還在天津青年中做過講演,反響熱烈。
李大釗對周恩來也有所了解。比如說,李大釗曾參加新亞同盟黨,1917年年初,新亞同盟黨的國內公開組織在北京成立,李大釗等主持相關事宜,這個組織的發起人黃介民曾專門到天津拜訪學生周恩來、常策歐,并將兩人“訂為同志”,把他們視作有共同理想信念的人。
不僅如此,南開學校的在校生周恩來和李大釗還有共同的好朋友于樹德等。于樹德是李大釗的校友兼好友,在天津的學生愛國活動中和李大釗、周恩來先后相識,關系日漸親密。
周恩來南開學校畢業后打算留學日本,當時在大家的心目中,日本學習西方學有所成,到日本去,是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重要途徑。但是家境困難,經費難籌,周恩來的愿望難以實現。這時候,這個周恩來和李大釗的共同好友于樹德資助周恩來300塊大洋,有了這300塊大洋,加上師友及親戚的資助,周恩來的旅日計劃才得以實現。
周恩來赴日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成為最早接觸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宣言》的那批人。歸國后他很快成為五四運動的先鋒,他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參與創辦覺悟社,帶領天津學生和群眾組織開展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革命活動。他還曾在獄中為同志講述馬克思主義。
關于《天津學生聯合會報》,我們千萬不可小覷。清末民國以來,報紙往往具有“文人辦報”“一人報紙”的特點,有識有才之士通過辦報來傳播自己的思想,往往形成巨大的影響力。
《天津學生聯合會報》正是這樣一份基本上由周恩來主辦的報紙,《會報》最初是日刊,日發行量最多時達到兩萬份,為“全國的學生會報冠”。《會報》的8個欄目中,《主張》和《時評》是重點,以敢言而聞名,有力地配合了當時的愛國斗爭。
李大釗對天津的愛國運動和黨團組織建設非常關注,曾在覺悟社成立后第五天,接受周恩來的邀請為天津青年講演《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勝利的意義》,并和覺悟社成員們座談,對覺悟社的行動表示大力支持,給出不少好的建議。
五四運動過后,全國掀起了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運動,社會主義思潮在新文化運動中逐漸成為主流。為了進一步探求真理、明確“主義”,周恩來遠赴近代文明的中心——歐洲去求學兼考察,并最終走上共產主義道路。
李大釗和青年周恩來之所以能夠成為革命先驅,與他們曾在天津接受教育接受天津的革命精神哺育有很大關系,他們也因此對天津都有著深厚的感情。青年周恩來和李大釗兩人雖然忙于奔走國是,見面無多,卻神交已久,友誼深厚。其實,正是在學長李大釗的影響下,周恩來、張太雷、于方舟、鄧穎超等一大批天津進步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為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先驅。
(作者單位: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