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家園
【人與自然】
蒼鷺家園
■ 賈雄偉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五一假期,我在好友陪同下踏著剛剛修竣的“村村通”柏油路,沐浴溫潤的春光和樹尖上柔柔的嫩綠,赴朝陽縣七道嶺鄉蘇家營子村這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海內勝地尋訪蒼鷺,尋訪傳說中的鳥中君子。
網上看了不少此地的照片,驚艷于蒼鷺的威儀和百姓的覺悟。果然,一進村我就被滿村的靜謐和安詳迷住了。此時正值春耕大忙時節,人們都下地播種施肥打滾子去了,剩下一撥老人在村里墻根兒下曬太陽。一位老太太頑強地用鐵鍬和泥鋤泥筑墻,我和同行都忍不住要上前幫她一把。一進營子就聞到一股草飼料的清香,草飼料剁碎了喂牲口,牲口吃下拉出的糞便就也有了草木、泥土的氣息。我們來到村委會門前的廣場上,就看到小屯子四周高高地立滿了白楊樹,上面窩棚一般筑滿了鳥巢。我問友人,那是不是蒼鷺窩?友人說,大一點的是蒼鷺穴,小一點的是喜鵲窩。遙想人類祖先也曾生長在樹上,后經有巢氏發明,他們才落地生根、逐水草而居。無論蒼鷺還是其他筑巢的鳥,它們精美的工藝巧奪天工,足可以與人類媲美。
我們終于來到觀看蒼鷺的主場——一個一畝地見方現在似乎已無人居住的宏大院落。院落的后園子矗立著五六棵百十來米高的楊樹,上面有枝無葉,每個樹杈上都有最少一個巨大的蒼鷺窩。之所以說巨大,是相對于喜鵲窩來說的。筑蒼鷺窩所用的樹枝皆是蒼鷺每天自樹林、河邊孜孜不倦銜來的,這些樹枝長達半尺,結實筆直,交織在一起便是經緯錯落、美不勝收的溫暖愛巢——兩只蒼鷺筑穴,一窩蒼鷺安居。七道嶺人俗稱蒼鷺為長脖老等或灰鶴,意思是蒼鷺這種鳥脖子和腿都很細長,為了親情和愛情,它們愿意在老窩作長久的等待。也正因為如此,它才會在小凌河里伸頸擒魚、在藍天上展足高歌。蒼鷺雖非鶴類卻有鶴的風姿綽約,且有鶴所不具備的搏擊長空的雄姿。眼看著一只只蒼鷺滑翔半空,時而出窩尋食,時而回巢看崽。它們的翅膀一字展開,翱翔的體態婀娜而矯健,一飛沖天,一嘯驚霄漢,絲毫不理會樹下眾人的觀望和喝彩……
“蒼鷺之家”前院是七道嶺中學退休教師牛子奇老人的居所。牛子奇老師人稱蒼鷺守護神或天使。他說全國的蒼鷺并非小凌河流域的蘇家營子獨有,但如蘇家營子蒼鷺一樣一點不躲避行人拍照、嬉戲的蒼鷺在全亞洲絕無第二份。這也是為什么蘇家營子蒼鷺能夠吸引全國各地的攝影師前來采風的魅力所在。牛老師的話一點沒錯。蒼鷺這幾年呈幾何級數在蘇家營子村安家落戶,與當地自然生態的改善休戚相關,更與當地人愛鳥、護鳥環保意識的提高密不可分。與大凌河相比,小凌河流域受工業污染程度較小,河水清澈,植被豐富,沙鷗翔集,錦鱗可以游泳,良禽擇木而棲。當蒼鷺相中小凌河的寧靜安恬、干凈通透時,村民們也視其為神仙賞賜給人間的寶物,惜之愛之。
望著楊樹上密密麻麻的蒼鷺窩和窩外面昂首向天向遠凝望呼嗥的蒼鷺,我再一次陶醉于鳥的卓然與圣潔、人的尊崇與敬畏。蒼鷺是自然之友,是世間極品,因為無人打擾,它才活得如此瀟灑、如此輕逸。人是自然之子,萬物靈長,只有收斂鋒芒,褪去功利,才會與蒼鷺一起共享這份美好、這片家園……
(作者系遼寧省作協會員,就職于遼寧省朝陽縣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