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一百二十九級臺階
【隨感】
再上一百二十九級臺階
■ 達墨
我默默地走進寂靜的松林,佇立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前的臺階之上,一瞬間,仿佛又聽到了司號員發出的沖鋒號響。
密集的槍炮聲中,硝煙彌漫。英勇奮戰的吶喊、解放全中國的誓言,激蕩起無窮的力量。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巍然聳立,如無數革命烈士雖已捐軀但靈魂毅然不倒。再上一百二十九級臺階,對革命先烈們敬仰的情愫愈見葳蕤。
往事歷歷在目。
淮海戰役,人民解放軍以氣吞山河之勢,浴血奮戰66天,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余人,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典范。這是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英明決策,也是人民軍隊紅心向黨的團結一心。
淮海戰役連同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為人民解放軍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后,深有感觸地說:“革命勝利來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一大批將帥之才和戰斗英雄,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獻。淮海戰役就是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我們要好好回報人民,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血與火的戰場余音猶在。
偉大的精神,總是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先烈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壯舉,滌蕩著我們的靈魂。
20年前,作為一名軍人,我曾站在這里,表達我對英烈們深切的熱愛和敬仰。今天我再次來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下,決定從塔前的一百二十九級臺階起始,用烈士們奮不顧身的精神,在每一步前行中,作一次思想的洗禮。
學史力行先要重構初心,繼續前行還需精神養分。
淮海戰役勝利的根本保證是,聽黨指揮、信念堅定。萬山磅礴必有主峰,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決戰中,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堅決聽從黨中央和總前委的統一指揮,聞令而動、遵令而行、步調一致,充分展現了對黨忠誠和高度的組織紀律性。
淮海戰役勝利的精神動力是,一往無前、決戰決勝。面對兵力和武器都處于優勢的國民黨軍,人民解放軍廣大指戰員憑著一往無前的勇氣,與敵人比意志,比智慧,挑戰極限,與時間賽跑,彌補了在人數、武器方面的不足,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淮海戰役勝利的力量源泉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毛澤東主席曾經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在淮海戰役中軍隊打到哪里,人民群眾就支援到哪里,充分體現了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所具有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只有人民,才是革命戰爭勝利的源泉。
淮海戰役勝利的重要前提是,團結協同、眾志成城。在淮海戰役中,華東、中原野戰軍首次聯合作戰,參戰部隊多,隸屬不同指揮機構,在總前委的統一指揮調度下,兩大野戰軍從大局出發,同心協力,互相支援,充分發揚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形成了整體作戰的強大威力。
百年征程,篳路藍縷。
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來之不易。那前行每一步的征途上,都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面對新的征程,每一位中華兒女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便可戰勝一切風險和挑戰,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