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機構提高政采執行力系列報道•上海行】
【集采機構提高政采執行力系列報道•上海行】
在采購業務人員僅有15人的情況下,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實現了采購規模30%以上的年均增速。這些成績來自于采購中心科學化的管理理念和途徑----
上海:自我管理實現高效采購
本報記者 梁爽
在政府采購領域,“管理”一詞似乎是監管部門的專有名詞。對于集中采購機構來說,做好執行工作才是根本。而在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采購中心”),記者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集采機構,在這里,采購中心綜合管理部實現了對內部的統籌管理。
不過,在中心主任孫昭倫看來,內部管理不僅僅是綜合管理部門的事,采購中心每一位員工還要善于在工作中實現自我管理。
采購項目實行“三分”管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08年年底實行整建制劃轉以來,采購中心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梳理了自2003年以來的24項業務規定,并在此基礎上創新實施分類、分層、分階段的管理模式,強化采購業務的精細化、均衡化管理。
采購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馮正風告訴記者,在采購中心,重大項目都是由中心主任會議討論實施方案,強化管理,突出重點項目。同時,兼顧一般項目,分層級加強管理。也正是因為對重點項目的全方位、全流程管控,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服務采購人,采購中心還主動開展了顧問式采購項目前期服務,并主動與上百家預算單位核對當年度政府采購預算執行情況,促進采購項目的啟動和實施。
同時,采購中心還按照中心法規制度建設3年規劃要求,在采購業務計劃管理、國資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軟硬件管理、團隊職業化建設、世博接待、檔案管理、工作匯報座談、信訪舉報等方面出臺了51項制度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業務管理、內部管理和對外溝通聯絡等各項工作,為采購中心今后的工作創新、轉型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樣的管理思路下,采購中心連續3年實現了采購金額增幅30%以上。數據顯示,2009年,采購中心共組織采購6953批次,完成合同金額28.10億元,同比增長32.76%,節約資金2.80億元,節資率為9.07%;2010年,采購中心共受理采購需求10181筆,受理金額49.29億元,同比增長33.81%,節約資金3.86億元,節資率為9.41%。2011年,預計可完成采購合同金額50億元左右。
將管理延伸到細微處
在采購中心,管理不僅停留在整體層面,還體現在了采購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之中。
采購中心副主任費嗣梁告訴記者,以往,項目招標文件發布之后,投標供應商的投標文件格式不規范,給后續的開評標工作帶來了不少工作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配合新一輪政府采購標準化浪潮的到來,采購中心根據招標文件的統一性要求,制定了13個投標表格。這樣一來,投標供應商制作標書的過程就變成了按照這13個表格進行填空,不但減少了專家評標的工作量,也為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提供了便利。
孫昭倫曾在采購中心網上學習園地的跟帖中指出,及時了解商品供應商的生產研發情況,掌握采購的信息動態,注重采購政策功能體現,研究招投標及評標標準,優化采購程序等是對中心職能部門和業務員職業化、專業化和業務素質提出的基本要求。
孫昭倫強調,做到對供應商生產經營能力及新產品信息和新技術心中有數、對相關采購政策心中有數、對采購單位產品使用效果心中有數,才能為采購人提供專業的采購顧問,才能把最好的供應商和最新的產品通過政府采購配置到各級政府機關和采購單位。同時,還要通過對采購項目的回訪制度,建立誠信供應商庫,建立符合政采政策標準的商品庫,為采購人選擇優質商品、為優化項目專家評審提供第一手的依據,以提高采購實效和采購評審效率,這些問題,都是中心應該主動考慮和建立的方向,也是中心外出學習考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