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共享評標場所“一盤棋”
政采頭條
布局共享評標場所“一盤棋”
——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行分散采購項目進場開評標紀實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在秋風送爽的十月里,北京某社會代理機構的項目招標負責人劉經理,滿載著收獲的喜悅。
喜從何來?原來,劉經理代表公司完成了北京市首個跨場所、跨市區分散采購項目,本次項目是一個區級項目,但使用的是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市交易中心)的共享場所,這是北京市市本級公共資源交易場所向政府分散采購項目首次免費開放,打破了市區界限,推動交易活動跨層級流動。
“整個流程非常順暢,感覺特別好。”劉經理頻頻點頭。劉經理這種好的感覺到底源于哪兒?記者一番探尋后發現,北京正在布局全市“一盤棋”,試點分散采購項目進入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場所組織開評標,即:社會代理機構若代理分散采購全流程電子化公開招標項目,則可以自愿預約使用市交易中心開評標場所,實現場所資源共享,互通有無。這盤棋具有三大亮點。
共享
場所資源全城調度
“市交易中心的環境干凈整潔,設備齊全完善。”這是本次項目評標后,劉經理的直觀感受。
劉經理一邊介紹,一邊將記者的目光引向市交易中心的封閉評標區。記者看到,每個評標室都配有卡其色的沙發椅、木色的辦公桌、黑色的臺式電腦,還有掃描儀、手寫板、電話機,天花板對角設有兩個攝像頭,伴著玻璃窗透過的陽光,評標室還透著幾分舒適與溫馨。
“我們的評標室具有錄音、錄像、錄屏的功能,而且錄像畫質高清。”市交易中心場所服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市交易中心希望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將標準化的評標場所共享給更多的市場主體。
在萬物皆可共享的時代,評標場所的共享擔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據了解,市交易中心成立以來,成績顯著,但仍面臨市區場所資源分散、服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為深入了解市場主體對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的滿意度和需求,市交易中心制定了《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調查問卷》,面向各類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發放,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統計。據統計,大約90%的市場主體期待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開評標場所統籌利用。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主體的需求,市交易中心與北京市財政局協同聯動,試點分散采購項目進場開評標,將市交易中心的標準化開評標場所對外開放共享,逐步形成全市開評標場所調度“一盤棋”。
目前,為配合北京市財政局試點分散采購項目開評標工作順利開展,市交易中心調度了3間評標室,搭建網絡環境,專門服務社會代理機構開展公開招標分散采購項目。
除了共享場所,北京也在共享專家資源。就在十一假期之前,市交易中心還完成了一場京冀之間的遠程異地評標,北京和河北兩地的評審專家,“跨地域、同時空”共同完成項目評審。
“要想實現遠程異地評審,共享專家資源,就要有標準化的評標場所做支撐,市交易中心現在具備這樣的條件。”市交易中心場所服務部負責人說。目前,市交易中心調度了1間評標室,試點京冀兩地評標專家異地抽取,為評標專家提供遠程異地評標服務。同時,開辟良鄉隔夜評標區對接雄安新區項目、疏解首都項目,配合京冀雄交易一體化工作。
規范
入場服務周到統一
干凈整潔、設備齊全,只是表象,嚴格的封閉管理才是市交易中心評標場所的關鍵內核。
在市交易中心的封閉評標場所,記者看到,有專門的專家入口和招標人、代理人入口,雙方是隔離開的。安檢區可以自動識別專家所攜通訊設備的具體位置,專家需要將通訊設備存入相應的密碼柜,方可進入等候區,等待評標開始前刷取身份信息進入相應評標室。同時,為保障分散采購項目采購代理在封閉評標區內完成評標活動組織工作,市交易中心實行“雙代理”機制,即評標區內、外各設有一名代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兼顧封閉評標區內評標活動組織和封閉評標區外專家抽取單打印、專家身份確認、專家用餐預訂等工作。
“如果在評審時遇到問題,我可以向場內的工作人員尋求幫助,評標室還設置了專線座機電話,電話不用撥號,會直接對接場外的服務人員。”一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在市交易中心完成評審后說,市交易中心評審的封閉性很好,封閉性是保障公正評審的重要前提。
據了解,目前市區評標場所的封閉性條件尚不統一。為了提升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規范性,北京市正在著手制定《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標準》,從而有效規范服務行為和提高服務質效,減少服務差異化,全面提升企業滿意度。
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從線下走到了線上。“目前,北京有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門戶網站及交易服務入口。”市交易中心系統建設運行部負責人邊說邊打開了電腦向記者演示,在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網站,有一個名為“統一入口”的菜單,點擊進入后,即可進入交易平臺統一登錄頁面,輸入相應的賬號密碼即可進入交易平臺網上辦事大廳,而在這個頁面,房建市政、交通、水務、園林綠化、鐵路、軍隊等十余個行業全部“一覽無余”,招標人或代理人可以選擇相應行業點擊進入交易系統。
據了解,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承擔全市各級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五統一”業務,即統一賦碼、統一信息發布、統一專家管理、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誠信管理,通過對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北京市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等多個國家及本市相關部門的監管系統或業務系統,對接全市工程建設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國有產權、碳排放權、農村產權等多個市級交易系統和17個區級(含亦莊經濟開發區)交易系統,全面實現全市交易、專家、主體、信用、監管等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和數據資源共享、業務協同與綜合利用。
“統一交易入口和身份認證功能,實現各行業市場交易主體‘一次登錄、按需交易、統一管理’,進一步提高登錄安全性和數據管理效率,優化用戶體驗。” 市交易中心系統建設運行部負責人說。
服務
市場主體更加滿意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市場主體滿意度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之一。共享資源、統一規范的落地效果,還得市場主體說了算。
劉經理告訴記者:“本次項目開標前,我就接到了北京市財政局的電話,問我有沒有入場的需求,來到市交易中心,市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和專業,幫我介紹高拍儀、平板電腦等設備的使用方式。項目在市交易中心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了開評標。”
“北京推行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也有一段時間了,但目前一些代理機構不具備線上開評標的條件,我們希望能夠將市交易中心的優勢資源利用起來,為市場主體提供更滿意的服務。”北京市財政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據了解,市交易中心已陸續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園林綠化工程以及多行業共享交易全流程電子化項目中推動實施遠程在線開標,打破空間地域限制,降低市場交易主體參與招投標活動的交易成本。截至目前,市交易中心共完成了1350項遠程在線開標工作,相關業務工作指引、系統操作手冊已陸續發布,市區兩級宣貫已初步完成。
“我們共享資源、統一規范的目的,就是為了便企利民,同時便于監管,讓優化營商環境這棵大樹更加枝繁葉茂。” 市交易中心場所服務部負責人說。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