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公共部門供應鏈的彈性
【國際動態】
增強公共部門供應鏈的彈性
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以下簡稱經合組織)在《2023年政府概覽》(Government at a Glance 2023)中表示,有必要增強公共部門供應鏈的彈性。
隨著供應鏈日益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度的增高,全球生產力逐漸提高,生產價格逐漸降低,但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公共部門在采購必需品時面臨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尤其在醫療、能源等領域。而通過采取一系列戰略來加強公共部門供應鏈的彈性,可以有效幫助其識別和解決所面臨的風險。
然而,經合組織調查發現,目前只有52%的經合組織成員國制定了評估、預防和減輕公共采購風險的國家戰略。對此,經合組織表示,公共采購政策應確保公共部門供應鏈的彈性,特別是在基本商品和服務方面。
那么如何確保公共部門供應鏈的彈性?經合組織認為,一方面要推動供應商多樣化,改善跨境合作。通過共享基本商品、進行聯合采購、制定避免出口限制的協議等方式,加強國際采購合作,促進商品和服務的共享。例如,2012年提出的波羅的海采購倡議,為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建立了一個集中的聯合采購系統,減少了各方采購支出并確保了藥品和疫苗的連續性。又如,2022年以來,歐盟積極推動聯合采購天然氣事項,通過整合歐盟成員國對天然氣的進口需求并開展聯合采購,減少了歐盟成員國在全球市場上相互競價的風險。
另一方面要提升采購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建立互聯互通的供應鏈網絡。數據顯示,2020年,只有35%的經合組織成員國強制要求公共采購官員接受專業培訓。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要求公共采購官員每年接受培訓。例如,奧地利有專門的公共采購學院,用以對公共采購官員進行培訓,確保整個采購過程的質量與公平。又如,不少國家選擇與知識中心進行合作,從而提高公共采購官員的技能和能力。
(節選自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2023年政府概覽》,由本報記者張舒慧編譯)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