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哪些實務熱詞擊中了你
編者按:白駒過隙,又至年尾。回望2023年,你在《中國政府采購報》實務版留下過哪些足跡?你可曾跟隨“案例看臺”穿越時空,審視曾經宣判的案件?你可曾追隨熱點,為政府采購無名背鍋而鳴不平?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盤一盤”2023年那些擊中你的實務熱詞。
2023年 哪些實務熱詞擊中了你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民營經濟
今年,國家密集出臺了有關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文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有些文件還專門“點名”了政府采購。比如,7月1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其中要求加大政府采購創新產品力度,發揮首臺(套)保險補償機制作用,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產品迭代應用。8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印發了《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延長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期限至2023年底。加快合同款支付進度、運用信用擔保,為中小企業參與采購活動提供便利。
上述文件的出臺為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發揮提出了新的使命。但必須明確的是,政府采購有關政策盡管沒有明確提到民營經濟,但是財政部此前出臺的《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的通知》等文件,以及地方關于“政采貸”的舉措,都與民營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面對當前民營企業面臨的實際難題,政府采購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還大有可為。
集中帶量采購
《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鼓勵采購人自愿聯合、集中帶量采購,發揮規模優勢。”近年來,一些地方和單位響應號召,逐步探索集中帶量采購模式,這一模式在業界也開始“嶄露頭角”。為挖掘集中帶量采購的潛在優勢,給業界提供更多的實踐參考,本版特開設了“挖掘集采潛能”欄目,在業界引發關注。
今年10月,北京市東城區教育技術裝備中心以及北京景山學校等10所中小學完成了監控設備的集中帶量采購,東城區財政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這次集中帶量采購發揮了統一購置標準的優勢,實現了統一預算評審、標后管理、績效評價,從源頭上助力東城區資產共享共用管理。我們在開展相關工作前,還專門看了《中國政府采購報》刊登的‘挖掘集采潛能’欄目,很受啟發。”
由于目前政府采購領域的集中帶量采購處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階段,也沒有統一的規范和要求,不同的集中帶量采購項目會有不同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也屬正常,但同醫療領域相比,政府采購領域的集中帶量采購在實踐經驗和效果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采購程序還有待進一步簡化,采購需求的歸集仍有一定困難,價格上還有進一步“砍價”的空間……業內人士相信,隨著實踐難題被各個擊破,集中帶量采購在未來將大展身手。
磋商不足3家
實務操作中的一些小問題往往能夠引發大關注。今年,一則《磋商不足3家怎么辦》的文章在《中國政府采購報》微信公眾號引發強烈反響,發布當日,閱讀量突破1萬。
“磋商不足3家怎么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政府采購的從業人員。此前,記者到湖北恩施調研,當地財政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經常遇到這種問題,反復廢標,卻依舊招不到3家合適的供應商參與競爭性磋商,導致采購人遲遲買不到產品,陷入“死循環”。
對于上述問題,記者向有關專家進行了咨詢。首先要明確的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參與競爭性磋商的供應商只有2家,磋商也可以繼續。根據《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和《財政部關于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的有關規定,采用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的市場競爭不充分的科研項目、需要扶持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以及采用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采購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含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在采購過程中符合要求的供應商(社會資本)只有2家的,競爭性磋商采購活動可以繼續進行。在特殊情況下要注意的是,實質性響應不等同于提交響應文件。只有實質性響應并提交最后報價的供應商為2家時,在特殊情形下的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項目才可以繼續。但是,實踐中的情況往往不屬于上述特殊情形。對于非特殊情形,則很無奈,此時供應商不足3家,項目面臨廢標風險。
從品目做起
去年,財政部發布了最新版本的《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作了諸多改進,以適應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和預算管理一體化工作的需要。然而,自新目錄施行以來,很多從業者反映不會用。為了更好地讓新版《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落地,本版開設了“從品目做起”欄目,針對品目如何使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同時,本欄目緊跟時事熱點,發表了《魯山雕塑工程應選什么品目》的文章,該篇文章細致分析了雕塑在《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所對應的品目,結合實際情況,最終確定“B02130000公共設施施工”品目的下一級品目“B02139900其他公共設施施工”應是魯山雕塑工程的正確“歸宿”。
這個例子提醒采購人,對于政府采購項目品目的選用,除了根據項目實施內容確定項目類別外,特別需要關注相應的主管部門是否對其項目類別有過明確規定。如果主管部門對其項目類別有過明確規定,那么品目的選用就必須在主管部門規定的項目類別下選擇合適的品目,否則,將導致項目類別與品目選用出現錯誤。更糟糕的是,由此可能導致與此相關的政府采購政策落實出現問題,容易引發后期的質疑與投訴。
人工智能
今年,人工智能是當之無愧的熱點之一,ChatGPT、文心一言的火爆,也讓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感到岌岌可危。聚焦到政府采購領域,人工智能又會帶來哪些影響?本版刊發的《從實踐角度看人工智能在政采監管中的應用》再次引來業界的目光。
這篇文章由浙江省招標投標協會的工作人員龐凱執筆,她在文章中指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政府采購監管中的應用,加速政府采購監管由數字化向智能化轉型,是政府采購領域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分析研究人工智能在政府采購監管中的賦能方向、應用場景以及創新實踐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助于推動政府采購監管智能化轉型。比如,人工智能在輔助審批、風險識別、供應商評估、流程監測、履約監管、采購爭議處理、法律宣貫、政策修訂等方面都有施展的空間,可以幫助政府采購監管人員解放頭腦、解放雙手,從而把精力投入到需要提升監管效能的地方。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于安教授在2020年中國政府采購峰會上指出:“所有的制度性變革都是以它能夠使用的技術為假設前提,如果技術基礎發生了重大變化,整個制度設計的思路也要作重大調整。”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基礎的全新政府采購監管形態,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政府采購監管效能,也應該提上日程了。
高考劣質筆采購
6月7日,不少河南考生表示,統一配備的“愛好”牌用筆存在漏墨、斷水等問題。對此,一些媒體爆出了“‘愛好’牌用筆曾多次中標”的新聞,將“禍水”潑向政府采購本身,混淆了視聽。對于這一熱點事件,本版特刊出“聚焦河南高考用筆事件”欄目,以正視聽。
根據河南省政府采購網發布的《鄭州市招生考試中心購置2023年高考文具和2023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文具項目》信息顯示,供應商為河南省新華書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其中A包“2023年高考文具購置”項目共采購142400套文具,產品單價8.28元,包括涂卡鉛筆、繪圖鉛筆、0.5mm中性筆芯、三角板、圓規等,均為“愛好”牌。
此外,記者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上搜索了上半年的成交公告發現,關于“愛好”牌文具中標的信息有3條:據某地高新區第三中心小學六一節產品采購成交公告顯示,“愛好”環保軟墊為中標產品;據河北省灤南縣2023年高考“考生愛心包”采購項目競爭性談判成交公告顯示,“愛好”牌收納袋為中標產品之一;“愛好”圓珠筆505為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鎮政府辦公用品中標產品。
對于部分成交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能否以偏概全地認為供應商不可靠、招標采購不認真負責,這值得探討。但要注意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規定,政府采購有著嚴格的程序要求,對供應商的選擇也有著比普通消費更嚴格的標準。比如,在某辦公用筆的招標文件中,HB鉛筆要求符合相應國際標準。
江蘇博事達律師事務所一級律師、高級合伙人杭正亞在本版發表署名文章指出,經常有些負面新聞將“禍水”潑向政府采購本身,這對政府采購很不公平。背離政府采購法律的采購活動出了問題,政府采購不能為其背書和買單。但針對這一事件,采購人和相關部門也應該反思,需求管理、編制招標文件、標的篩選、符合性審查、評標定標、簽約驗收這六關有沒有把嚴。
摳門經濟
今年10月,《從“摳門經濟”看政府采購》一文吸引了《中國政府采購報》微信公眾號的粉絲關注,這篇文章一經發出,就奪得了“1萬+”閱讀量的好成績。
“摳門經濟”成為當下的一個新詞、熱詞,即花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體驗,其所體現的價值理念和政府采購追求的“物有所值”具有相似之處。政府采購用的是財政性資金,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更應該做到“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在這方面,政府采購一直在身體力行。比如,近年來,一些地方和單位試點的集中帶量采購項目,均能不同程度地節約財政資金,比各家采購人實施分散采購更“劃算”。比集中帶量采購更“直白”的是,現行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了最低評標價法,即投標文件滿足招標文件全部實質性要求,且投標報價最低的投標人為中標候選人。換言之,在供應商能夠滿足采購人需求的前提下,最低價者中標。這些都是政府采購體現的“摳門”之處。
有從業者表示,花更少的錢,采購到更好的商品和服務,是政府采購法規定的價值追求目標之一。這也倒逼供應商改革創新,提供優質優價的貨物和服務,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持續發力,營商環境優化效果持續釋放,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但也面臨一定程度的風險與挑戰。政府采購是政府購買性支出,是我國消費的重要組成,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接下來,政府采購如何在“摳門”的同時,發揮政策功能,為我國經濟在接下來的日子走出一輪“牛市”貢獻一份力量,值得各方當事人進一步思考。
“沖瘋了”的沖鋒衣
今冬,一句“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的歇后語風靡全網,讓軍大衣成為了這個冬天的“網絡紅人”,但殊不知,在11月的北京街頭,沖鋒衣的出鏡率并不低于軍大衣和羽絨服。據京東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沖鋒衣成交額同比增長165%,今年“雙11”期間,10月20日—25日沖鋒衣成交額同比增長200%,沖鋒衣迅速“走紅”。針對這一熱點現象,本版從政府采購的角度出發,刊發了《“沖瘋了”的沖鋒衣該如何采購》的文章,獲得了不錯的點擊量。
讀者們普遍反映,通過閱讀這篇文章,知道了在采購沖鋒衣時應該重點關注的因素。比如,在政府采購沖鋒衣時,應首要關注防水、防風、透濕性這三大性能,而針對這些性能,都有相應的指標。以防水性能為例,沖鋒衣執行的是GB/T4745-2012《紡織品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估沾水法》,相關指標名稱為沾水等級,即織物表面抵抗被水潤濕的程度,沾水等級共分為五級,等級越高,防水性能越好。如果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顯示,沖鋒衣防水等級為三級,采購人就應該做到心中有數了。
此外,讀者們也從這篇文章中了解到國內國外品牌的沖鋒衣價格相差較大。目前,沖鋒衣的品牌分為國外和國內兩大“陣營”,國外品牌有北面、始祖鳥、哥倫比亞、狼爪等專業戶外品牌,國內品牌有駱駝、探路者、凱樂石和安踏等。從價格來看,國外品牌的沖鋒衣價格在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據公開數據顯示,北面的銷售均價在1706元,始祖鳥商品均價在3921元,哥倫比亞均價在1410元。國內品牌沖鋒衣價格多為數百元,比如,駱駝牌沖鋒衣的銷售均價為598元,與國外品牌存在較大價格差距。國內外品牌價格差異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品牌溢價,另一方面是面料差異。
但需要強調的是,根據政府采購法的要求,政府采購應當購買國內產品,且追求性價比。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