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高鐵回家過年
【人世間】
坐著高鐵回家過年
■ 馮敏生
春節越來越近了,奔波在四面八方的人們,如同歸巢的鳥雀,紛紛聚集在車站里,或搭汽車,或乘火車,或坐高鐵……都忙著回家過年。車站就像一條情感的紐帶,連接著生活的兩頭。
在車站的那一頭,是他鄉。
鄰居民生哥和秀英嫂子前幾年帶著上小學的女兒,一同去了一座南方城市打工。民生哥在一家電子廠工作,秀英嫂子在一家制衣廠上班。他們夫妻倆為了多掙錢,幾乎三年多都沒有回家過年。家里年邁的父母親,年年盼著他們回家。由于他倆所在的廠子為了完成年關前繁多的訂單,還沒有確定放假的日期,民生哥和秀英嫂子只能把回家的愿望深深埋在心里。
鄰近小年,廠子終于放假了,民生哥和秀英嫂子開始盤算著回家過年。由于掙錢不易,民生哥總舍不得花錢去買昂貴的高鐵票和飛機票。于是,他只得每天到火車站售票窗口去排隊買火車票。但無論去了多少回,民生哥總是空手而歸。晚上,夫妻二人遙望城里年味十足的萬家燈火,在租住的屋子里發愁,民生哥急得口舌生瘡,疼痛不堪。
村里以花花嫂子為代表的七八個婦女在2019年組團去上海的一家玩具廠打工,她們幾個姐妹們今年本來也不打算回家過年。但進入農歷臘月后,她們突然接到自己老公從老家打來的電話,說他們和村里的其他鄉親們一樣,享受到國家易地搬遷的好政策,在鎮里得到了屬于自己家的新房子。“這樣我們就能在新房子里過年了!”如此天大的喜訊,令這些姐妹們笑逐顏開,激動得幾乎整宿睡不著覺。于是她們在那之后的幾天內,趁著下班時間,忙著到大商場里購買年貨,準備扛著大包小包回家過年。
忙碌一年的妻子,在農歷臘月初十從高鐵站接回在武漢讀研的二兒子后,突然變得悶悶不樂。原因是大兒子打電話告訴她,公司臨近春節,業務太忙,公司人手少,很有可能不回家過年了。大兒子自從大學畢業后,留在了學校所在的那座海濱城市,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很少回家過年,我們都很想他。
車站的這一頭,是家鄉。
民生哥所在的廠領導得知他們買不到回家過年的火車票后,特意為他們訂購了三張高鐵票。民生哥一家原來坐火車回家需要花費近兩天的時間,但這一次只需大半天就到家了。民生哥回家后,聽說村里正在推行“三變”改革,他便和秀英嫂子商量好,開春后不再去南方打工了,決定流轉包租村里的200多畝土地,種植高山蘋果,自主創業。
花花嫂子和她的幾個好姐妹由于在廠里工作出色,除領到工資外,還拿到了額外的獎金。由于她們的心情太高興,回家的愿望太強烈,便毫不猶豫地用獎金購買了高鐵票,想體驗一下坐高鐵的感覺。這樣,她們姐妹幾個,扛著大包小包,歡天喜地坐上了回家的高鐵。回家后她們幾個也合計著,過完年后也不外出打工了,就在鎮子上新家門口的廠子里上班。村里人說,政府早已在他們的易地搬遷點建起了制衣廠和農產品烘干廠。花花嫂子和她的姐妹們逢人便說:“在家門口就業,既能掙錢,又能全家團圓,就是幸福!”
臨近小年,妻子突然接到大兒子的電話,說他已到了高鐵站了。妻子高興得合不攏嘴,急忙驅車和我一起向高鐵站奔去。到了高鐵站,我們見到了已分別兩年的大兒子。他還給了我們一個驚喜,帶來了他漂亮的女朋友一塊回家過年,把妻子驚喜得合不攏嘴。
汽笛聲聲,巨龍呼嘯,來來往往,承載著人們回家過年的美好期盼和愿景。在高鐵的呼嘯聲中,我仿佛聽見了爆竹聲聲,仿佛看見了家家戶戶的門楣上張貼著火紅的對聯,仿佛看到了人們和家人依偎在一起,那是那么喜慶、動人和溫暖。
(作者單位:河南靈寶市朱陽鎮文化旅游辦公室)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