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新春走基層
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幸福常敲老人門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2月2日,北方小年。上午9點多,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文廟街道張莊村,記者跟隨護工趙大姐和她的搭檔施曉婷朝特困人員李閣家走去。
“今兒個小年,按習俗應該吃餃子。”
“整個什么餡兒合適呢?”
“李大爺有高血壓,整個芹菜餡兒吧!”
“我看行!”
兩人一邊走一邊商量。
李閣無子無女,一個人生活,是當地民政部門核定的特困人員。進入他家大門,記者看見,家中物件兒都有些年代感,但總體環境整潔有序;一面墻壁上貼了一張清單,列明了服務內容,包括理發、清洗衣服、協助就醫、代購物品等日常生活服務以及節日送祝福等精神慰藉服務。李大爺略帶拘謹,跟我們招呼著:“恁遠來,受累了!”
“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兒!”趙大姐一邊捏著餃子一邊跟記者聊了起來,“李大爺家以前常年都大門緊閉,院子里雜草叢生,屋里更是一團亂。個人也是胡子拉碴,生活不規律。”
“在寧陽縣,像李大爺這樣享受服務的特困老人有4000余人,每人每月可享受201元的財政補貼。以前這筆錢直接給到個人,對他們生活產生的實質性影響比較有限。如今,我們將這筆資金整合到一起,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企業運營,將‘兜底型救助保障’升級為‘適度型幸福供養’,讓特困老人得到了物質和精神的‘雙豐收’。”陪同采訪的寧陽縣財政投資評審中心主任蘇民告訴記者,目前194名專職護工全部取得了養老護理員資質,每周上門提供集成化供給服務。
每周一頓的營養餐,還有專門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設計的低鹽套餐和無糖套餐;專門定制的2輛洗浴房車,解決了老人的洗澡難題……8大類16小項服務,白紙黑字列出來簡單,但每一項都傾注了財政、民政、企業各類人員的大量心血。
山東開元養老產業有限公司是該項目的運營企業,公司總經理尚國華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為孤寡老人洗澡的場景:“臥床多年,衣服臟得打了結,一邊洗一邊哭,一邊哭又一邊笑。”而如今,已有1300人次的老人登上過“洗澡車”。
特困老人大多獨居生活,生病就醫是個大難題。為此,寧陽縣在縣中醫院成立了特困人員康養服務中心,提供集中化治療和康復服務。在康養中心,記者看到,43床的寧延年得了中風,正在做上肢康復訓練;76床的劉如良患了面癱,正在接受針灸治療。
寧陽縣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服務項目還開發了“特困照護”APP,通過開展服務測評,加強監管,杜絕“拿錢不干活、出工不出力”的現象。“特困照護”APP還實現了健康監測,通過對血壓、心率、脈搏、血糖等數據的自動分析,給出相應建議。磁窯鎮后李村毛木軍血糖高,每周護工給他配送蕎麥面條及脫脂豆奶粉的低糖套餐;蔣集鎮守安村侯成禮血壓不穩,系統發出信息預警,護工朱廣信主動帶他就診……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打造可復制的樣本,接下來,寧陽縣財政局和民政局將聯合起來,指導企業在現有項目成熟運營的基礎上,擴展服務范圍,逐步納入社會化的養老服務,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