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振興實體經濟
兩會聲音
多措并舉振興實體經濟
——訪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
■ 本報記者 張舒慧
“實體經濟發展直接影響著民生福祉,也關系著國家的長治久安。如何振興實體經濟,重新迎來實體經濟的春天,需要做出更多的應對。”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
加大對鄉村振興有突出貢獻企業的扶持力度
“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鄉村發展什么產業、如何發展產業是關鍵性問題。”王銀香告訴記者,以農牧產業、加工產業等實體產業為例,目前存在著“種不如養、養不如加、加不如銷、銷不如虛”的現象,即,種地不如搞養殖,養殖不如搞加工,加工不如去銷售,銷售不如做虛擬。投入大、風險高、利潤低,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投入實體經濟發展。
王銀香認為,鄉村振興不能僅依靠數字經濟和虛擬經濟,一定要有實體支撐。具體來說,現代農牧業和制造業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通過優惠政策、資金支持和宣傳引導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源和更多企業進入鄉村振興領域,帶動鄉村基礎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對于全國的經濟社會穩定將起到重要作用。
加大對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
王銀香認為,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總量、稅收、就業人數有著巨大貢獻,是國家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在稅收、金融、創新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針對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這也是推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但從整體來看,中小企業目前在市場競爭中依然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尤其在新冠疫情結束后,依然有大量中小企業難以為繼,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王銀香表示,要保障實體經濟,需要繼續給大量的中小企業“減負”“加油”,不斷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資金獎補及政策支持,真金白銀地讓利于中小企業,使其更好地發揮“蓄水池”作用。
加大對基礎產業領域的人才支持力度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而農業、牧業、加工制造等行業則是實體經濟的根本。與基礎產業重要性相悖的是,基礎產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卻很薄弱,待遇低、環境差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王銀香介紹說,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各類人才政策,但真正引導人才投身基礎產業的政策卻很少,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政府與企業爭人才的現象。
為更好地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強化基礎產業價值,王銀香建議,盡快出臺更多的基層人才激勵措施,加速推進養老金并軌工作,同時讓更多從事基礎產業的人才享受到更多的教育、醫療、購房等優惠政策,讓實體經濟行穩致遠。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