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山
【感悟自然】
上春山
■ 何愿斌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1200年前的冬天,一位樵夫馱著黃檗,捎上王維僅僅百余字的短信,他給山中人裴迪帶去一個“輕鰷出水,白鷗矯翼”的春天,也給世人留下一幅“露濕青皋,麥隴朝雊”的水墨丹青畫卷。
如果說秋天是山巒的中年,那么,春天就是它的童年少年。春花爛漫,春鳥快意,春水澄澈,春風多情。一個人在山中,像一株行走的茶樹,不知不覺間,身心也被染綠了。聆聽流水淙淙,偷學鳴禽歡唱,可以低吟,也可以高歌。偶爾的放肆和釋放在春山眼里都算不上什么,山的年歲連它自己都不記得了。唐朝古道,宋人石刻,不過是后來的事情,春山太古,唯有青巖、幽洞、古剎尚余些許記憶。
春山是希望、引領。我喜歡一遍一遍踏入春山,一遍又一遍駐足流水。在深潭磐石落座,我朗誦古今詩篇,也默讀萬億年無字的天書。我潛心練習心中的文字,用雪泉洗濯,用流水打磨,用珠露和云霧感化,我的身心幻化成崖頭的一捧綠、一抹紅,在春天萌發,在春風中生出渴望。
春山是歷練、磨礪。登山人是艱辛的,要拔高自己,就須賣力而行,勇于攀登。更多的時候,古道無人無景,無可擇食,腳底是壘石,肩外是斷崖,蒼松掛于絕壁,古藤蕩于險峰。人無可倚侍時,唯有回歸四條腿的猿猴時代,向山而行,向下俯身。
春山也是撫慰和涅槃。群峰不會辜負人,總會在海拔更高處,給予人搖籃般的呵護與體驗。
有時,登山者面前是一堵懸崖,一道瀑布。“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天河從中來,白云漲川谷。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讀。攝身凌青霄,松風拂我足。”這是謫仙人行于巔峰時的體驗,也是青山給予他的拯救和療愈。在身處困境的避地,五旬李白依然高蹈著浪漫的長歌,春山無盡,短暫的生命也可以書寫出嵐光無窮。
有時,登山者面前是漫山云霞,亦或遍谷寒枝。嶺上映山紅紅遍山野,像仙人的錦緞,也如海市蜃樓。人在花樹下,蜂舞群芳叢,眺望遠山,深紅還在癡絕處。這時候,人也想慢下來,希望做一株杜鵑的老根,緊緊抱住一方崖土,緩緩生長,長成盆景,一百年,不遠行。緩慢的生長自有歷經滄桑的時候,當冰雪之時,老樹的寒枝不斷被折斷、修剪,它們在春風里診療、復原,把疼痛拋于幽谷。
有時,登山者面前一無所有,惟余茫茫云海,廖廖長空。“高處不勝寒”,此時,俯瞰來時道路,掩沒于林梢,遙望征途起點,隱現于鴿籠。登頂者油然生發出蒼茫之感,脫口而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既有上春山,就有“歸去來”。蘇東坡曾寫道:“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廬山煙雨是化解蘇東坡“千般恨”的不期迷霧,也是還原“別無事”的綠意叢林。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布谷空啼,春山在望。向山而行,踏上春山,就是重塑自我,超越既往,開創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