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成立5周年特別報道
編者按:
916個政府采購項目、68.1億元采購規模、10.2億元節約資金、164.58%年均增速……對于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而言,過去的5年是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之路。
日前,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舉辦了以“秋色染紅葉,五載倍光華”為主題的成立5周年紀念展覽和座談會。本報記者身臨現場,為讀者發來專題報道。
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成立5年實現跨越式發展—
鷹擊天風壯 鵬飛海浪春
--——訪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段君明
十月臨秋•五年有感
五載風雨一帆懸,
潮平兩岸眾人肩。
陽光事業同鑄就,
利國惠民促發展。
一法在手重規范,
三公一誠總為先。
萬難千險何所懼,
冰心一片可問天。
如戟蒼髯蔓心間,
不敢浮生半日閑。
何須驚問多華發,
人生無悔向齊賢。
改革征程路漫漫,
劍膽琴心志彌堅。
揚棄南北攬西東,
笑斟明朝更燦爛。
圖片:規范是政府采購的靈魂,只有規范的操作才能體現政府采購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段君明 ◎ 本報記者 趙環宇 高起點開局,超常規發展——5年前,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設立之初即確定了這樣一個總體發展要求。 5年來,集中采購規模逐年成倍增長、有效投訴零記錄、各地集采機構爭相前來學習考察、成功實施藥品采購等佳績已然充分體現出中心的“高”和“超”之所在。 日前,中心舉辦了成立5周年回顧活動,中心主任段君明接受了《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的專訪,共同分享了中心5年來的發展歷程及經驗心得。 規范:永恒的主題 《中國政府采購報》:段主任,首先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并對中心成立5周年表示祝賀。據了解,中心成立之初,即確定了高起點開局,超常規發展的總體發展要求,能否請您解釋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段君明:中心自2005年10月成立至今已有5年。5年來,中心累計組織完成采購項目916個,目前仍保持針對中心的有效投訴為“零”的記錄。這體現出一點,就是規范是政府采購永恒的主題。可以說,沒有規范的操作是無法同時實現這2個數字的。而高起點開局,超常規發展的要求正是規范操作的強有力的保障。 《中國政府采購報》:那么,“高”與“超”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又在哪些方面保障了政府采購的規范操作呢? 段君明:這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首先是以完善的制度建設,推進政府采購工作的規范化。5年來,中心先后制發了《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內設機構及其主要職責》和《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業務工作日常考核實施辦法》等60余個內部管理制度性文件,基本建立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的工作機制,并制定和完善了外部相關政策制度,進一步推進了集中采購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同時,中心先后研究制定集中采購業務范本7個、標準化作業常用范文格式28個,基本實現了政府集中采購業務執行政策、業務范本、操作流程、評審標準和檔案管理5統一。 此外,中心積極推進了供應商庫和評審專家庫的建設工作。建立了與沈陽市政府采購中心共享供應商庫的機制,目前擁有入庫供應商8070余家。配合省財政廳建立和完善了評審專家庫,目前擁有各類評審專家5890余名。 其次,中心以完善的工作體制機制,提升規范化操作水平。中心已經建立和完善了“4個體系”建設,即采購項目論證體系、服務跟蹤考評體系、績效考評體系、行業聯動體系等。 中心還建立健全了中心內部協調、溝通和反饋工作機制。5年來,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中心工作“回頭看”和政府采購案例分析工作;研究制定了中心科學決策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了中心周工作計劃和采購項目完成情況月動態分析報告制度。 此外,黨建工作和學習培訓對隊伍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政府采購報》:聽了您的介紹,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心以規范為生命的工作思想,5年來中心在規范操作方面也的確積累了大量的先進經驗。 段君明:規范是政府采購的靈魂,只有規范的操作才能體現政府采購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政府采購規范化仍有提高的空間。部分采購單位對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認識不到位,存在抵觸情緒,有的甚至規避和干擾政府采購活動,不同程度地給中心依法履行職責帶來一定的難度,采購行為需要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法律制度體系尚不健全,具體操作規程規定還不嚴密,有關法律法規之間還存在不協調的問題。從內部看,人員素質尚需進一步提高,專業知識尚需強化,業務工作能力尚需增強。內部管理制度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落實,科學化和精細化建設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各項基礎性工作尚需進一步加強。此外,采購手段相對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采購方式和方法還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采購效率、采購質量尚需進一步提高。 規模:效益的保障 《中國政府采購報》:有了這樣的規范操作,是否能有效促進政府集中采購規模的擴大? 段君明:這是肯定的。由于中心操作規范,服務到位,贏得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信任和采購單位的肯定。5年來,中心已累計組織完成采購項目916個,項目預算為78.3億元,實際支出為68.1億元,節約資金為10.2億元,節支率為13%。 中心主要通過以下4個方面不斷擴大集中采購規模:一是積極配合省財政廳做好省直政府采購預算和政府采購計劃編制工作,以確保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的項目均通過中心實現應采盡采。今年年初,經省政府同意,中心又會同省財政廳對目錄及相關限額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進一步擴大了政府集中采購項目范圍,強化了政府集中采購目錄的可操作性和執行的嚴肅性。 二是將日益增多的民生項目作為擴大政府集中采購規模的重要支撐點。5年來,中心會同省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了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疫苗、污染源監控設備、農家書屋、文化資源共享、體育健身器材、扶貧幫困和人工降雨設備采購等民生項目。 三是依法推行貨物類協議供貨采購。在2006年組織實施計算機、復印機等15大類協議供貨項目采購的基礎上,從2007年底至今,分別組織實施了辦公設備、公務用車、辦公家具、辦公耗材、辦公電器等協議供貨項目的采購。 四是因地制宜組織實施服務類定點采購。包括省級財政資金代理銀行采購、財政投資評審代理機構采購、財務檢查和資產評估代理機構采購和上海世博會《遼寧館展示設計方案》定點服務采購等多類服務采購項目。 五是充分發揮政府集中采購規模的優勢。2007年至今,以貨物類協議供貨采購為切入點,積極探索省市縣區上下聯動采購,現已與沈陽、撫順、盤錦、錦州等4個周邊市共同打造統一的協議供貨市場。 藥采:職能的拓展 《中國政府采購報》:據了解,一些地方以不同方式嘗試以政府采購方式進行藥品集中采購,做法不一,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您如何看待? 段君明:我認為藥品集中采購借助于政府采購的平臺和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是規范藥品采購的有效保障。 《中國政府采購報》:中心的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已接近尾聲,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段君明:可以說中心進行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實現了職能的新拓展。去年年初,省政府決定把建立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和具體操作職能交由中心承擔,中心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將其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加以推進。 目前,已組織完成了直接掛網自行采購目錄藥品和基本藥物目錄藥品的招標采購工作。直接掛網自行采購目錄藥品涉及生產企業332家,品種1917個。基本藥物參加投標藥品品規8409個,涉及生產企業1231家;中標品規4835個,占參加投標藥品品規總數的57.5%,涉及生產企業878家。基本藥物目錄藥品價格降幅為34.3%,如剔除零加價率政策因素(原來加價率為15%),通過招標實際降價幅度為24.4%。非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工作現已基本結束,召開了人機對話和面對面談判專家評審會議,先后聘請145名專家利用8天時間,對11148個品規進行了集中封閉評審,涉及投標企業3167家。 《中國政府采購報》: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操作難度大,中心如何保障這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段君明:中心主要通過3個方面保證了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出色完成。 一是全力搭建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各項硬件平臺工作。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即遼寧省藥品集中采購網已于去年8月正式運行。二是著力夯實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各項“軟”件基礎工作。中心先后組織了多次學習培訓活動以及相關調研。參與了《遼寧省2009年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實施方案》和《遼寧省藥品集中采購網信息發布管理暫行辦法》等項政策的制定;組建中心藥品采購處,選配骨干人員充實工作;先后制發了《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全省藥品集中采購業務程序規則》等8個內部管理制度。三是精心組織實施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在審核企業資質和限價環節上,政策標準統一,信息公開透明;在招標評審環節上,恪守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專家隨機抽取,封閉評審,網上操作;在服務答疑環節上,提供人性化、透明化的優質服務,一系列舉措使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得以平穩順利進行。 中心的規范操作和優質服務贏得了廣大藥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的好評和認可,目前尚未出現一例有效投訴,這在已開展藥品招標采購的省份是不多見的。 《中國政府采購報》:謝謝您與我們分享了這么多寶貴的經驗和做法,能否請您再談一下中心下一步的工作設想? 段君明:今后一個時期,中心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9〕35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通知》(遼政辦發〔2009〕87號)精神,以優化內部業務工作規程為核心,以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為重點,以發揮政策功能為目標,以加快電子化建設為支撐,以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為保障,進一步拓展政府集中采購范圍和規模,全面推進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切實提高采購工作的執行力,不斷推進省直政府采購事業和全省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圍繞上述指導思想,中心主要工作定位是“2246”,即:圍繞2條主線——政府集中采購,藥品集中采購;突出2個重點——做大規模,強化規范;切實做到4個提高——提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提高電子化、信息化建設水平,提高政府集中采購、藥品集中采購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全面完成6項目標——力爭政府集中采購規模年均增長幅度達到20%以上,資金節支率保持在10%以上,藥品集中采購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并逐年遞增。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藥品降價幅度達到15%以上。針對中心的有效投訴繼續保持零紀錄,繼續確保中心及每名工作人員不發生違法違紀現象。 數說五年 ● 916個78.3億元:5年累計組織完成采購項目916個,項目預算為78.3億元,實際支出為68.1億元,節約資金為10.2億元,節支率為13%。年均遞增164.58%。 ● 35個:研究制定集中采購業務范本7個、標準化作業常用范文格式28個。 ● 8070家:建立了與沈陽市政府采購中心共享的供應商庫,擁有各類入庫供應商8070余家。 ● 5890名:配合省財政廳建立和完善了評審專家庫,現已擁有各類評審專家5890余名。 ● 15期330人次:中心內部舉辦了15期業務培訓班,培訓全省各級集中采購機構從業人員330多人次,先后對省直單位財務處長和各市及部分縣區財政部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構、集中采購機構負責人等進行培訓500多人次,組織10余個小組先后到先進省市和中直有關單位學習考察。 ● 60個:制發了《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內設機構及其主要職責》、《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業務工作日常考核實施辦法》等60余個內部管理制度性文件。 (整理 周黎潔) 圖片: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供圖 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成立5周年座談會現場。
與會代表參觀中心成立5周年展覽。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