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質效態勢良好
我國經濟發展質效態勢良好
經濟日報
在近日舉辦的2024年“世界認可日”活動暨“中國認證認可大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對外發布了兩項重要的經濟社會發展“晴雨表”指數:質量認證活躍度指數(簡稱CAI)和中國軟聯通發展指數(簡稱CSCI)。
市場監管總局認證認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莉介紹,質量認證活躍度指數反映經濟社會的質量與效益狀況。2023年度,我國CAI整體得分為71.70,較2022年增長0.26,提示市場信用工具、質量管理工具、貿易便利化工具的作用正在進一步發揮,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態勢良好。從省域情況看,浙江、江蘇、廣東、北京、上海CAI位列全國前五,7個沿海省CAI位列全國前十,顯示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沿海省域在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值得注意的是,處于低分值區間的省域,由2022年的13個減少為8個,表明這些省域的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正逐步提升。
中國軟聯通發展指數則用于反映不同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潛力。結果顯示,2023年度,我國地級以上城市CSCI綜合得分62.15,較2022年增長0.23,較2021年增長0.33,呈現平穩小幅增長趨勢,提示我國地級以上城市高質量發展潛力總體表現較好。
從省域對比看,本次發布的CSCI前100名城市中,城市數量排名前五的省域包括廣東、山東、江蘇、浙江、河北(與安徽并列),與CAI指數排名有較好的相關性。從典型城市看,得分前30名的城市主要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沿海外向型城市和產業較強的城市,這些城市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或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對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需求旺盛,高質量發展潛力較大,新質生產力發展態勢良好。
李莉表示,兩個指數的發布,將為社會各界分析和觀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的工具。同時,指數的聯合使用,可以把省域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與地級以上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潛力通過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有效鏈接,綜合、客觀、有效地反映經濟發展結構、效益及高質量發展潛力,起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晴雨表”作用。
記者了解到,認證機構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國認證機構共計1242家,同比增長超過10%;有效認證證書共計約376萬張,同比增長接近12%;獲證組織共計約102萬家,同比增長超過9%;認證機構2023年度營業收入總額503億元,同比增長約22%。
在檢驗檢測領域,2023年我國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有53834家,同比增長約2%,其中獲得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53015家。全行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4700億元,同比增長超9%;從業人員156萬余人,同比增長約1%。
在認可領域,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各類認證機構、實驗室、檢驗機構及審定與核查機構共計17870家。具體來看,認證機構261家,實驗室16650家(其中檢測實驗室13246家),另有檢驗機構947家,審定與核查機構12家。
(經濟日報記者 沈 慧)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