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是實現政府采購智能化的前提
【探討與爭鳴】
標準化是實現政府采購智能化的前提
■ 宋軍
智能化是現代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更是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發展的目標?!渡罨少徶贫雀母锓桨浮诽岢觯涌煨纬刹少徶黧w職責清晰、交易規則科學高效、監管機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備、法律制度完善、技術支撐先進的現代政府采購制度。筆者認為,實現政府采購智能化,便是形成技術支撐先進的現代政府采購制度的重要一步。
所謂政府采購智能化,是指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政府采購活動更加公平公開、效率更高。目前,政府采購智能化的實現主要依靠海量的數據、合適的算法以及超高的計算能力。筆者認為,若沒有政府采購標準化,便難以實現政府采購智能化。
對政府采購標準化的理解
所謂標準化,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和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復性的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發布和實施標準,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簡單來講,標準化是使之統一化、規范化、通用化、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所謂政府采購標準化,是指政府采購管理和操作活動的規范、統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筆者認為,政府采購市場作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更應實行標準化。
政府采購標準化包括哪些內容
從政府采購特征來講,政府采購標準化分為管理標準化和操作標準化。同時,管理標準化是操作標準化的基礎,但在實踐中,管理和操作的標準化并沒有嚴格界限。
筆者認為,管理標準化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一是制度和規則的標準化。所謂制度和規則的標準化,是指政府采購法規、制度所約定或規定的規范。制度和規則的規范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整個政府采購體系規范的核心。它不僅是構建全國統一政府采購大市場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實現政府采購智能化的基石。因此,制度和規則的制定必須規范、統一,不能讓公眾產生歧義或誤解,更不能存在相互矛盾。
二是職能的標準化。所謂政府采購職能的標準化,是指政府采購管理職能的規范、統一。沒有職能的規范,就沒有管理的規范。雖然我國已基本搭建了政府采購管理體系,實現管理與執行分離,但由于“兩法”并存和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及平臺改革的不徹底或不到位,政府采購的管理職能被分割,如集中采購機構與相關管理部門存在隸屬關系的問題。政府采購管理職能的非標準化,可能導致管理職責缺位或越位。
三是專業術語的標準化。所謂政府采購專業術語,是指政府采購領域對一些特定事物的統一業內稱謂。政府采購專業術語既包括政府采購的名詞、概念,也包括簡稱、外來詞語的翻譯等。因為政府采購智能化是借助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所以政府采購專業術語的規范、統一尤為重要。
四是數據的標準化。從狹義上來講,數據就是指數值,即通過觀察、實驗或計算得出的結果。但數據有很多種,最簡單的就是數字,此外也可以是文字、圖像、聲音等。從廣義上來講,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產生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因此,政府采購數據可以理解為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發生的一切經過采集、處理的數值集合。因為智能化是建立在數據化基礎上的媒體功能的全面升華,所以政府采購智能化離不開數據的支撐。可以說,無論是管理層面還是執行層面,政府采購活動的全過程都離不開狹義或者廣義的數據。因此,無論是采集還是利用,規范、統一政府采購數據才是前提。
操作標準化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一是程序的標準化。所謂政府采購程序標準化,是指政府采購管理規程、操作流程、采購程序和相關步驟的規范、統一。雖然我國已明確了各采購方式的采購程序,但有些操作規定相對籠統。為避免理解不一,有必要實現政府采購全過程的程序規范和統一。
二是文體的標準化。關于政府采購文體標準化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早有規定,即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招標文件標準文本編制招標文件。所謂文體,是指獨立成篇的文本體裁(或樣式、體制),是文本構成的規格和模式。它反映了文本從內容到形式的整體特點,屬于形式范疇。所謂政府采購文體,是指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使用的各類文書。政府采購文體是特殊的文體,有別于行政公文,但又有行政公文的某些特征。這種特殊性是由政府采購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政府采購文體暫可分為五個大類,即告知類、合約類、救濟類、其他類和相關類。文體的規范不僅指格式中的要素規范統一,而且還包括序號、編碼的統一。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參與主體都會使用到各類文體。特別是在操作環節,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都會采用格式化的文體編制采購文件。而在計算機的世界里,只有規范、統一、標準化的文體,才能被抓取、識別。因此,有必要將政府采購文體標準化。
三是行為的標準化。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參與主體的各類行為起著關鍵作用,決定著政府采購操作的規范化和統一性。所謂政府采購行為,是指政府采購各參與主體在采購活動中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在活動,包括采購單位的實際操作者、采購代理機構的項目操作者、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評審專家等人員的行為。雖然他們的行為是否規范、統一,不直接影響政府采購智能化的推進,但行為規范作為所有規范化的基礎,將決定其他規范化的落實。換言之,若不對政府采購實際操作者的行為進行規范,則難以達到政府采購全面規范的目標。
如何實現政府采購標準化
實行政府采購智能化,既是政府采購基本原則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客觀結果。隨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政府采購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將越來越緊密。筆者認為,政府采購對“互聯網+”的追求,不應局限在網絡化、信息化,還應將目光投向智能化,以推動政府采購活動更加公平公正。
一是高度重視,做好頂層設計。政府采購標準化不是簡單的規范化問題,而是與國際接軌、與社會發展同步的課題。在筆者看來,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必須對市場行為進行規范、統一,實行標準化管理與運行。因此,在政府采購制度的頂層設計上,有必要將標準化理念貫徹其中。
二是設置階段性目標及時間節點。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已邁入“深水區”,正朝著國際化、規范化和法治化方向推進。因此,有必要總結前一段探索時期的經驗與教訓,特別是在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下,對目前出臺的政府采購法規、制度、規定進行梳理,并設置階段性目標及時間節點。同時,對于必須全國統一的事項、行為等,應制定標準化的范本并在全國推廣。
三是規范與政府采購有關的各類信息平臺和交易平臺。比如,允許平臺之間相互競爭,以發揮各自特長與優勢,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加強對各平臺的監督管理,以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交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采招云數智化采購研究中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