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創新力 提高競爭力 增添新動力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培育創新力 提高競爭力 增添新動力
——我國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綜述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了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中國改革開放由此矗立起新的里程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多項改革涉及政府采購內容,為下一階段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給出了方向和路線圖。本報即日起開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專欄,圍繞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進行深入報道。
■ 本報記者 馬金眈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其中提出,要促進產業發展,落實國家戰略,并在支持科技創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和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三個方面作出要求,為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不斷加強,包括支持科技創新,建立合作創新采購制度,保障信創有關要求順利落實,開展國產化重大技術裝備采購試點;推動綠色生產和消費,推廣應用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發布商品包裝、快遞包裝、綠色數據中心等政府綠色采購需求標準,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的規模占同類產品采購規模的比例達到85%以上;授予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合同金額占到政府采購總金額的75%左右;各級預算單位通過“832平臺”累計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超410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姜愛華表示,政府采購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不僅是實現政府職能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推動產業發展、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路徑。總體來看,我國政府采購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政府采購的市場引導作用明顯,通過需求拉動和政策引導,有效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發展,增強了整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助力構建利于創新的政策環境
創新有了方向和保障。
今年6月,北京市氣象局“基于花粉觀測設備的圖像自動識別技術研發”作為先行先試項目,擬采用合作創新采購方式采購。這是財政部出臺《政府采購合作創新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后,全國首批探索合作創新采購的項目。
“創新對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采購人還是供應商,都有著對研發創新產品的迫切需求。”中國氣象局計劃財務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就氣象領域而言,氣象衛星與運載火箭的研制長期存在依托于有限的供應商,不利于培育其他市場主體,進而導致缺乏競爭,不利于充分激發供應商的創新能力和生產效率等問題。另外,由于氣象專業儀器設備專業性強,參與研發供應商較少,有效競爭不足,部分掌握高精尖技術但規模較小的供應商不愿意參與研發,現有研發規模難以滿足氣象業務的發展需要。合作創新采購方式的出現,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案。
政府采購是支持創新產品研發和推廣應用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來,各地也在積極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支持科技創新。
如福建省財政廳要求預算單位不得以業績為由,限制首臺套產品公平參與政府采購項目市場競爭;要求教育、衛健、體育等試點系統的省市縣各級預算單位必須完成首臺套產品的年度采購金額占比,通過有效需求支持首臺套產品研發生產和市場供應。
再如2020年,安徽省在省級層面整合實施“三首”政策,以省政府名義印發《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發展若干政策》。2023年,安徽省政府又修訂印發了《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發展若干政策》。
安徽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安徽持續通過開通便捷采購路徑、鼓勵優先采購、給予評審優惠等舉措,引導支持“三首”產品政府采購領域示范應用,強化“三首”產品館管理,助力企業自主創新發展。2024年1—6月,“三首”產品在“徽采云”平臺成交額較上年同期增長576%,截至6月底,累計成交金額已達5478萬元,呈逐年快速上升趨勢。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行動方案》指出,一是構建符合國際規則的政府采購支持創新政策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綜合運用強制采購、優先采購、訂購首購、發布需求標準等措施,推進創新產品應用和迭代升級,營造促進產業創新的良好生態。二是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合作創新采購制度。以采購人應用需求為導向,以公平競爭以及采購人與供應商風險共擔為基礎,實施訂購首購,建立創新產品研發與應用推廣一體化的管理機制,發揮政府采購對創新的帶動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
姜愛華表示,通過構建符合國際規則的政府采購支持創新政策體系和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合作創新采購制度,有助于構建有利于創新的政策環境,有效促進科技企業研發和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如何將這些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形成系統化和制度化的支持體系,從而實現政府采購對科技創新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厚植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沃土”
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更有信心更有活力。
安徽工匠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少波在中了蕪湖市萬春街道安置小區公共設施維修工程項目后,愁容滿面。由于公司好幾筆合同的回款還沒到位,剛到手的項目變成了“燙手山芋”。“親朋好友借款資金量比較小,網絡貸款等渠道風險又太高。”郭少波覺得銀行貸款是最好的選擇,可銀行貸款的條件高、審批時限長,讓他進退兩難。
很快,在財政部門的幫助下,郭少波獲得了一筆140萬元的“政采貸”貸款,從提交融資申請到資金到賬,全程僅花了一周時間。
和郭少波一樣,受益于“政采貸”政策的中小企業在全國還有很多。
2023年,湖北省“政采貸”融資金額已達113億元,較上年增長128%。2024年上半年,全省開展融資業務的金融機構154家,貸款金額63.12億元,同比增長34.44%,持續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問題。
“在我省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融資難情況較為突出。”福建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為此,福建省積極搭建平臺,幫助中小企業融資貸款。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政采貸”系統已對接14家銀行,累計發放貸款48.06億元。
中小企業除了收獲信心和底氣,還獲得了更多機會。各省嚴格按照要求為中小企業預留份額。
如從授予中小企業合同份額看,2023年,湖北省授予中小企業合同1076.8億元,占全省政府采購規模的84.8%,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連續4年占比超過80%。福建省2023年政府采購工程的采購總額為110.46億元,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工程合同總金額為96.09億元,占比達87%,其中小微企業獲得的合同金額為50.33億元,占比為45.56%。安徽省2024年上半年,政府采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約445.51億元,占全省采購規模的81.76%……
一系列政策舉措使中小企業煥發活力。
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行動方案》指出,一是要在政府采購工程項目中落實扶持政策。適用招標投標法的政府采購工程項目要全面落實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政策,對超過400萬元的工程采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預留份額由30%以上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續至2026年底。二是要助力中小企業“政采貸”。各地區要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政采貸”工作機制,推動實現與金融機構相關系統對接,為金融機構、中小企業開展政府采購融資提供便利。三是要支持鄉村產業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對相關地區農副產品提高政府采購預留比例政策取得實效等。
財政部自2011年起,對中小企業采取了預留份額、價格評審優惠等支持措施,并通過優化程序、簡化材料、規范保證金收取和退還等舉措,降低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成本,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份額。同時,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政采貸”工作機制。
姜愛華表示,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既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落實支持政策有助于確保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合同機會,提升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當然,政策的落實需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緊密合作和協調,并加強對政策實施效果的監測和評估,及時調整和優化政策措施,以實現最優的支持效果,真正惠及廣大中小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不斷開辟綠色發展的轉型路徑
長江南岸,青山環抱的磁湖鑲嵌在湖北省黃石市。磁湖邊,一棟棟主體建筑拔地而起。
“這個建筑項目包括老年大學、幼兒園和商業配套3個獨立功能單體,我們近乎100%采用了綠色建材。”湖北省黃石市城發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潘明亮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這一具有示范效應的試點工程項目。在湖北,還有很多這樣的綠色建筑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為長江經濟帶新增了許多“綠”。
湖北省積極推進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試點工作。“我們對黃石市、宜昌市、襄陽市、黃岡市4個試點城市開展督辦調研,召開專題研討會,學習第一批先進地區試點經驗,完善工作措施,為我省綠色發展、生態優化、奮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湖北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處處長牛慶義對記者說。2023年,湖北省4個試點城市共44個項目納入試點實施范圍,項目總投資達118.8億元。
鏡頭從綠色建筑聚焦到綠色產品。
近年來,各地多措并舉支持政府綠色采購。如福建省積極引導加大對新能源車船采購力度,2023年福建省各級執法執勤部門新能源車輛采購同比增長159%。在新能源汽車采購方面,安徽省加大新能源汽車采購力度。2023年,安徽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新能源公務用車(含換電車型)框架協議采購金額達1.9億元。在支持節能環保產品方面,2023年安徽省蕪湖、滁州等地采購節能環保產品規模均占同類產品采購規模的100%。
自2004年開始,政府采購就不斷加大對節能環保產品的采購力度,政府采購的“含綠量”不斷提高。在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方面,《行動方案》指出,一是要制定出臺面向綠色產品的政府采購支持政策。對獲得綠色產品認證或符合政府綠色采購需求標準的產品實施優先采購或者強制采購,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二是要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由48個城市(市轄區)擴大到100個城市(市轄區),要求醫院、學校、辦公樓、綜合體、展覽館、保障性住房以及舊城改造項目等政府采購工程項目強制采購符合標準的綠色建材,并適時研究進一步擴大政策實施范圍。加強對政策實施城市的考核督導,確保政策要求落到實處。
姜愛華表示,政府綠色采購不僅是公共機構的采購行為,而且更是一種政策工具,通過政府的示范作用,引導和帶動整個社會綠色生產和消費。她建議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一是擴大政府綠色采購的范圍,考慮將綠色服務、綠色技術等納入政府綠色采購范圍,推動更多領域的綠色轉型。二是建立政府綠色采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生產、使用、廢棄等全流程。三是建立政府綠色采購政策的評估體系,定期對綠色采購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評估,包括綠色產品的采購比例、綠色建材的使用效果等。四是建立跨部門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協調機制,通過信息共享和聯動機制,與政府采購其他政策功能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政策的整體效能。
近年來,我國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王叢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采購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最為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在促進產業發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能夠指引著產業發展的方向,成為產業發展的風向標,而且還能夠直接通過購買的形式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這次《行動方案》就充分利用了這一政策工具,并將這一有效的政策工具制度化,形成一種長效機制。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