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政務服務更便捷高效
“將心比心”,政務服務更便捷高效
安徽日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放得活”又“管得住”,激發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這需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政務服務改革。
記者近日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安徽堅持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理念實施多項政務服務領域改革,以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提效、減負為目標,一批具體、實在的改革探索走在全國前列,一批改革試點示范在全國推廣。
“無違法違規證明”正被替代
無違法違規證明材料,曾讓不少企業頭疼。
頭疼在哪?因為這項證明包括了很多具體內容、涉及不同部門,比如法人的無犯罪記錄證明,要到公安機關查詢;企業信用得上稅務局了解,幾乎每一條注冊信息都需要單獨開具證明……為了辦一件事,分頭取號排隊很常見。
2023年3月,安徽推出一份信用報告代替40個部門證明改革,改變了這一現象,登錄網站、實名認證、下載打印,這份“高功能”的企業信用報告就出來了,再也不用來回跑著開證明了。
一份公共信用信息報告,可代替過去可能最多要跑40個政府部門開具的無違法違規證明,企業辦事負擔大大減輕。
目前,安徽累計為企業提供信用報告下載13.9萬份,替代傳統無違法違規證明275萬份。
企業“少跑腿”的前提,是讓數據“多跑路”。安徽依托省信用平臺累計歸集涉810多萬經營主體各類信用信息69億條,支撐企業信用報告查詢專項系統運行,推行信用報告“實時辦”“免費辦”“無感辦”服務。
在服務中,實現“主動優辦”代替“被動接辦”。安徽按照“應替盡替”原則,將涉及的所有40個領域一體納入改革范圍,堅持1個標準、1張進度表。各級政府部門辦理行政服務事項需核實企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直接通過省信用平臺獲取信用報告,無需企業申報提供,推動政務服務更加利企便民。
值得期待的是,這項改革已迎來“升級版”。目前,正推廣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報告應用,已累計為自然人提供信用報告下載7100余份,替代傳統無違法違規證明14000余份。同時,探索開展長三角信用報告代替證明聯動,實現專項信用報告省際互認、多地共用。
另外,信用報告還可以成為融資貸款重要依據。安徽在提供信用報告查詢服務基礎上,強化信用報告在“信用+科創”“信用+產業”“信用+涉農”等領域業務推廣,引導金融機構依據信用報告創新“信易貸”特色產品服務,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度。
“政策找人”越來越常見
一些優惠政策,尤其是涉及獎補資金的,往往要企業提交申報材料,可是有的企業明明沒申報,獎補資金還打到企業賬上了,這是怎么回事?
去年,滁州海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沒有申報的情況收到“免申即享”平臺發送的一條短信:“上市掛牌企業獎補政策已完成兌付,兌付金額60萬元”。
無需申請、無需跑腿,獎補資金自動到賬,這樣的“好事”就這么發生了。
安徽以工業互聯網思維搭建惠企政策資金“免申即享”平臺,2022年底,全省16個市和省本級“免申即享”平臺全部搭建完成。
適用于“免申即享”條件的,企業不需要準備線下申報材料,無需申請,自動到賬;適用于“即申即享”條件的,企業申報各級各部門的政策也無需登錄相應部門的平臺申報,只要登錄“皖企通”申報即可。通過“免申即享”平臺,企業可以實時掌握項目審核和資金支付進度。
免申即享措施對于企業很方便,對于部門則挺費事,這需要重塑流程、深入改革。
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為例,不僅取消了申報環節,還清零了申報材料,面向16個市、省十大新興產業專班、金融機構征集在研在建項目,避免過去從企業端申報、市縣層層審核把關等環節。項目抓取、審核、資金下達等過程中,全流程網上操作,無需企業提供任何項目材料,真正實現了“政策找項目”“政策找企業”。
強化數據共享。省發展改革委充分運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產業大腦等平臺以及金融、統計等部門數據,推動各類數據資源跨部門互動組合,用“數據跑路”代替“企業跑腿”。
推行“極簡極速極便審批”
辦事流程復雜,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材料的復雜上。在安徽,不少部門已經大幅度減少審批材料,讓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比如,省發展改革委推行的“極簡極速極便審批”,按照能減掉的材料全部減掉、能從網上核驗或提供電子材料的不要紙質材料的原則,對申請材料清單化管理,共精簡申請材料236項,減幅54.9%。目前,同類政務服務事項平均申請材料,安徽總體水平分別低于長三角地區60%、全國62.8%。
在辦事流程環節,省發展改革委對事項辦理環節進行優化壓減,減幅25.4%,目前同類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環節,安徽分別低于長三角地區17.1%、全國25.6%。建立完善資金管理“251”工作機制,能壓縮的審批流程一律壓減,推動中央預算內投資快撥快用。
比如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安徽建成了縱聯國家、橫通行業、覆蓋市縣的全省統一電子化平臺體系,各類信息“一網歸集、一網盡覽”,企業信息“一次錄入、全省共享”、數字證書“一地辦理、全省通用”。今年上半年,免除投標保證金947.26億元,開具保函47.5萬筆,釋放現金1016.92億元,發放“中標貸”21.27億元,持續激發了經營主體活力。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