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來“金剛鉆” 帶來“瓷器活”
引來“金剛鉆” 帶來“瓷器活”
■ 本報記者 吳敏
放寒假了,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街道通過購買服務提供給社區居民的少年托管班又要開班了。“焗瓷”作為托管班這兩年的常規課程,依然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實踐課之一。
在二仙橋街道文化活動中心,“焗瓷”課老師——成都“焗瓷”技藝非遺傳承人王培波擁有一方屬于他的“焗瓷”天地:近200平米的空間,陳列著他通過“焗瓷”手藝修補好的各類瓷器,擺放著他祖輩傳承下來的大大小小的“焗瓷”工具,還有他自己和學徒們的一張張工作臺。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也許大家認為這只是一句諺語,但在我們‘焗瓷’人這里,它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蓖跖嗖ㄖ钢ぷ魇疫M門左側區域陳列的老物件說。在這些老物件中,有一把把像二胡一樣的弓子、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鉆頭。
“‘焗瓷’,就是使用金屬釘將破裂的瓷器進行修復。在電鉆發明前,想要將金屬釘釘進瓷器,就得用上這件必不可少的工具——金剛鉆?!蓖跖嗖◤墓ぞ呦淅锶〕鲆粋€鉆頭介紹道,金剛鉆因用金剛石做成而得名,它硬度高、質地硬,做瓷器鉆最合適不過。
他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了金剛鉆的使用?!肮右活^纏著一根細繩,細繩一頭連著鉆頭,就像拉二胡一般,通過來回拉動弓子,帶動繩子,讓鉆頭高速旋轉,這樣就可以在需要縫補的瓷器上鉆出小洞。有了小洞金屬釘就能釘進去?,F在,有了電鉆,這些老物件就只能作為展示了?!蓖跖嗖ㄕf完,小心翼翼地將老物件放回工具箱。
“說起展示,真得感謝二仙橋街道通過購買服務把我引進來?!蓖跖嗖ㄖv起了他重拾“焗瓷”手藝的過程,“我的祖上本是山東人,因為瓷器在北方老百姓家里十分珍貴,因此破損瓷器也舍不得扔,補補再接著用。我的曾祖父輩就靠走街串巷去給老百姓做‘焗瓷’來養活一家人。到了我這一代,雖然會這門手藝,但是年輕時也沒有從事這一行。退休以后,我希望重拾手藝,但‘焗瓷’需要一個較大的空間擺放工具以及陳列瓷器,由于資金有限,起步艱難。二仙橋街道得知情況后,主動聯系我,給我提供空間作為工作室,才有了今天你們看到的這一切。”
記者看到,在王培波的工作室內,除了展示的傳統技法工具以外,還陳列著各具特色“焗瓷”過的瓷器。這些瓷器通過“焗瓷”以后,產生了一種“破鏡重圓”的美:瓷器與金屬的完美結合,讓瓷器既擁有了新的美感,又重拾了此前的實用性。
因為購買服務的緣故,王培波定期會給社區居民提供免費的“焗瓷”體驗課,寒假托管班就是其中一類。同時,他也給社區殘疾人或者居民愛好者提供家門口學習和就業的機會。
現在瓷器很普遍, “焗瓷”在當今社會還能成為謀生手段嗎?王培波的一名學徒告訴記者:“一方面,需要‘焗瓷’的大多是名品,所以收費比較可觀;另一方面,‘焗瓷’作為非遺技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很多人也想體驗一下,所以生意還不錯?!?/p>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進非遺技藝傳承人,在保護和傳承非遺技藝的同時,還能提升居民素質,帶動了社區居民家門口就業,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倍蓸蚪值烂裆k主任沈蕓介紹說,街道還引進了面塑非遺傳承人施明寬常駐文化活動中心,用有限的財政資金讓這些非遺技藝在社區“生根發芽”。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