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聚焦中小企業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劉洪:
啟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 本報記者 張舒慧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是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和‘兩個健康’的題中之義,也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一項現實課題?!比珖f委員,南通市政府副市長、民盟南通市委主委劉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劉洪看來,與國有和外資經濟相比,民營經濟整體發展仍然比較艱難、發展速度相對較緩,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一是信心不足,投資增長乏力。雖然各地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但民營企業預期仍然不足,傾向于選擇“收縮式”“應對式”策略,對擴大再生產、新增投資普遍比較謹慎。二是需求放緩,營收壓力較大。有些行業“內卷”比較嚴重,大宗消費品回暖仍需時日。部分重點企業銷售增幅回落較大,部分中小微企業為維持生存,只能以價換量。民營企業在手訂單量下降,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生產成本上漲。三是環境欠優,短板亟須補齊。一些地方賬款拖欠等突出問題未得到全面清理,相關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實效性還要進一步提高。
為點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引擎”,劉洪建議,一是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落實相關政策措施,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定期梳理編制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項目清單,通過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通過母基金帶動子基金投資。鼓勵引導民營企業發掘新的投資機遇,將新增投資投向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不斷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支持民間資本通過PPP、特許經營、政府采購等多種形式參與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激發民間投資潛力。
二是釋放供需兩端潛能。從“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兩端發力,挖存量和育增量并重,撬動市場需求。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契機,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挖掘供需兩端需求潛力。全面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打造戰略性新興優勢產業、積極謀劃未來產業。圍繞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支持民營企業引進和培育先進前沿技術、智能化設備和現代管理模式,在不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同時,持續融入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共贏。
三是護航企業健康發展。優化政務環境,加強直接面向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政策發布和解讀引導,將政策出臺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完善并持續落實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優化政策享受申報流程,降低申請成本,以企業受益效果作為檢驗政策成色的“標尺”,推動政策落實落細落到位。強化依法行政意識,打造全流程行政檢查告知模式,做到“無事不擾 有求必應”。拓展法律助企服務,優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推動涉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全面推進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合規建設,加強法治教育,引導企業依法經營。完善市場環境,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土地、人才、金融、技術等要素保障,加快構建統一規范、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社會信用服務體系,推動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嚴格實行“非禁即入”。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