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綠皮火車
【回望】
記憶中的綠皮火車
■ 謝正義
記憶中的綠皮火車總在清晨啟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朝霧還裹著淮河岸邊的蘆葦蕩,遠處鐵軌便傳來悠長的汽笛聲,驚起成群的灰椋鳥掠過站臺。老站長用鐵皮喇叭喊車次的聲音混著煤煙味,喚醒了候車室長椅上蜷縮的旅人。
每年暑假開始,我都會坐上綠皮火車,到100公里外的煤礦,與父親一起生活20多天。
在擁擠推搡的站臺上,我背著鼓鼓囊囊的書包,里面塞著未完成的暑假作業,還有用舊報紙裹緊的煮雞蛋——那是在火車上吃的午飯。
車廂里永遠飄著復雜的味道。煤灰裹挾著汗味在過道飄蕩,裹頭巾的農婦懷里的韭菜餡餅散著熱氣,穿?;晟赖那嗄暌写巴淘仆蚂F。列車員推著鐵皮車碾過瓜子殼鋪就的地毯,“冰鎮汽水兩分錢”的吆喝聲像支不成調的小曲。
鄰座戴眼鏡的干部會摘下搪瓷缸的蓋子,請我喝浮著茉莉花的茶水。斜對面的軍大衣旅客突然起身讓座,原來角落里站著個抱嬰孩的婦人。車廂連接處永遠蜷著幾個補丁摞補丁的漢子,他們就著軍用水壺里的井水,用粗瓷碗分食鋁飯盒里的雜糧窩頭。車過彎道時,吊扇在頭頂畫出慵懶的弧,光影在泛黃的《鐵道旅行指南》上明明滅滅。
車窗外流動的風景像是被風掀開的連環畫。金黃的麥浪追逐著車輪,遠處磚窯的青煙在云朵上洇開。賣燒雞的小販在月臺上舉著油紙包奔跑,油漬順著麻繩滴落成斷續的省略號。
父親在車站的鐵軌旁等我,那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工作服上,煤灰的痕跡卻像是歲月烙下的印記,怎么也洗不凈。煤礦單身宿舍的床單帶著堿水的氣息,搪瓷臉盆底沉著細碎的煤炭。深夜醒來,總看見下中班的父親站在昏黃的電燈下,疲憊的身軀和熬紅的雙眼。
20多天的假期很快結束,返程時綠皮車總在暮色中啟航。夕陽把車廂切割成明暗交錯的琴鍵,晚風挾著槐花香叩打窗欞。我把空汽水瓶用麻繩系好,帶回家給母親腌糖蒜。車過淮河鐵橋的瞬間,成群的白鷺正掠過蒼青的水面,對岸的燈火次第亮起,像灑落一地的星星。
如今高鐵站臺的光潔地磚倒映著電子屏的冷光,真空包裝的速食在無聲滑行的車廂里傳遞。那些搖晃著穿過歲月的綠皮車廂,那些混合著人間煙火的車輪與軌道的私語,那些在蒸汽里模糊了面容的旅人,都成了舊時光郵戳上洇開的墨跡。唯有記憶深處,依然有汽笛在淮河岸邊的薄霧里長鳴,驚醒某個夏日清晨的露水與期待。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隆⑵萍居嗛?。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