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尖兵”解鎖未來警務新圖景
“科技尖兵”解鎖未來警務新圖景
■ 本報記者 付娟 文/圖
機器狗“噠噠噠”地巡邏,按照工作人員的語音指示前進、后退、轉身、趴下。
會“說”85種語言的人形機器人靈活避開繞開人群,向參觀者揮舞機械臂致意。
在地面滾來滾去的球形機器人不時避開障礙物,頭頂的攝像頭隨時記錄現場場景……
在第12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現場,各種人工智能警用裝備讓參觀者目不暇接。本屆警博會以6.4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吸引了835家國內外參展商,現場觀展人數達14萬人次,云上警博會吸引網絡觀展人數達11萬人次,全面展示了警用裝備的最新發展成果。其中警用車成為一大亮點,它展現出的智能化與新能源化趨勢完美地詮釋了本屆警博會“新技術、新裝備、新質戰斗力”的主題。
AI警用裝備
會賣萌能干活
智慧化無人裝備展區成為展會焦點之一。在這里,不同型號的四足機器狗按照指示有秩序地起身、趴下,向參觀者展示它們靈活的行動力。“它好聰明啊!”參展的小朋友摸著機器狗贊嘆道。據工作人員介紹,展廳里的部分巡邏機器狗,已經具備全自主巡邏能力。
很快,小朋友的目光又被揮手打招呼的人形機器人吸引,開心地跟機器人互動起來。展區展出的機器人都會多種語言,有的能進行接待服務和宣講,有的能進行辦案輔助,有的則可以進行水下搜救和打撈,應用場景十分廣泛。
警用無人偵測鳥身長52.5厘米,重量達250克,翼長可達80厘米,可進行高隱蔽性偵察。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種警用無人偵測鳥已經用于特警輔助工作。
藍貓壹號AI無人巡邏車身材小巧,融合應用AI交互、無感采集、邊緣計算、5G通訊、自動駕駛、單模高精定位、相控陣雷達及無線電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可以用在公共安全巡控、交通管理、活動安保、突發事件響應等警用場景。工作人員鄭龍飛向記者介紹:“這臺無人巡邏車裝備了超大屏幕,可以進行移動宣講互動,現在已經在山東的部分公安局、派出所交付應用。”
這一系列智能裝備集中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技術和先進成果,在實際應用中,這些裝備能在復雜環境中執行排爆等高風險任務,大大降低民警的工作危險系數,極大地拓展了執法的邊界和效率。
交通“黑科技”
護航出行安全
在交通管理裝備展區,浙江交警展示的“智慧鐵騎”方案,依托5G與AI實現常態化巡控與快速出警,打造“零等待”警務響應。
“高架橋上發生兩車相撞事故,車流量大,車路擁堵,警車被堵在路上!”自動行走的智慧交通錐機器人為參觀者演繹了一場交通事故處理場景。這款交通錐機器人配備雷達探測與遙控移動功能,可快速劃定事故隔離區,引導車輛繞行,解決高速事故現場警力不足問題。“這已經是我們的第三代產品了,適用于高速與高架橋等車流量大的場景。”工作人員張麗艷說。
展區內,合肥交警無人機智慧平臺實現了自動巡查交通路況、自動檢測交通異常事件等功能,并可以通過關聯駐守無人機先開展前期處置,實現執法無人化、取證多維化、處置智能化的執法成效。“截至目前,合肥交警支隊無人機非現場執法APP日均勸導查處各類交通違法500多起,高架橋和一環二環快速路交通擁堵發現及時率提升30%,交通管理警情下降13%。”工作人員介紹說。
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警務保障處為執勤民警研發設計的降溫背心,利用冰冷和風冷兩種降溫模式,可續航超4小時。冰冷模式利用半導體+冰墊結構,溫度可在10度—20度之間調節;風冷模式則覆蓋全背,可靈活拆裝。
應用于重慶市公安局的酒駕初查機器人目前已更新到第六代,體積更小,自帶攔截系統,每次檢測僅需3—5秒,單次工作時間可達4小時,有效替代人工完成酒駕初篩工作。“機器人還接入警務數據庫,通過抓拍人臉和車牌,實時與警務數據庫進行比對,避免違法人員和車輛漏管。”工作人員張之容說。
此外,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規則數字化學習訓練平臺,可以幫助自動駕駛汽車進行訓練;西安交警智能問答數字人“永安君”,是一款有問有答的交通智能客服,回答準確率達到95%以上;簡易事故無人機快速處理系統,可針對簡單的交通事故快速處理……
從智能巡邏車到自動測酒駕系統,從無人機執法到降溫背心,一件件“硬核”裝備讓交通管理更高效、更智能。這既是科技賦能的創新成果,更是守護道路安全的“智慧衛士”。
智能化
提高警用車“戰斗力”
在特種車輛展區,有30家車企展示了警用車,包括指揮調度、反恐防暴、水域巡邏等多個領域。
眾多參展企業展示了搭載先進智能系統的警用車。宇通帶來的無人機反制車、T7通信指揮車等,配備智能識別、遠程通信和精準反制等功能,適用于大型活動安保、邊境巡邏等任務場景。
森源鴻馬的二級拓展指揮車,車長12米,是展區最大的車輛,這輛“龐然大物”吸引了很多參展者上車參觀。據森源鴻馬工作人員介紹,該車車廂體可一鍵展收,指揮區展開長7米,面積約40平米,可容納30—50人。在行車過程中,該車指揮區可縮回至2.5米,方便車輛在常規車道上行駛。“這輛車全車實現語音控制,通過衛星通訊、自主網和無人機,把現場畫面實時傳輸到車上,所有信息都可以匯總到后臺指揮中心,在斷電斷網的情況下,也可以正常工作。去年11月,該車已交付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使用。”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說。
在中汽商用車展臺展出的小型指揮車,與森源鴻馬的指揮車相比,車型小巧,除指揮大屏等相關設備外,還配備了外控顯示屏、無人機平臺,可以將無人機自動送出車外,進行輔助巡航執勤。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市永川公安展出的“渝警智巡—多功能無人巡邏警車”,以智能網聯新能源車輛為載體,集成智能化一體化警燈、熱成像云臺、一鍵報警等設備,可選配無人機、機械狗等AI智能終端,構建起智能、高效的立體化巡防體系。它不僅能實現7×24小時不間斷自主巡防,減輕警力負擔,而且還能實時接入交管綜合應用平臺,完成違法停車抓拍等交通執法任務。
警博會開幕式上,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加速發展,警用裝備領域也應緊跟科技發展潮流,通過新技術的深度應用,推動警用車等裝備的智能化、高效化發展,從而提升公安機關的新質戰斗力,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新能源車采購
占比越來越高
新能源化也是本屆警博會警用車的一大趨勢。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新能源技術的不斷成熟,新能源警用車頻頻亮相。
吉利汽車集團旗下領克03、領克08 EM-P、吉利星艦7 EM-i、雷達金剛及翼真L380等車型亮相,展現智能科技化技術賦能現代警務的裝備升級和創新成果。其中,張家口基地和張家口政府共同打造的領克03智慧警車,實現了無感識別、智能研判、互聯互通、指揮調度和拔槍預警等功能,已應用于派出所、街面巡邏、出行執勤等使用場景。
奇瑞汽車展示了風云T9、風云A8、星途ET等警用車,以新能源動力滿足警務出勤需求,不僅降低能耗,還減少尾氣排放,契合綠色警務發展方向。
此外,錢江摩托與雅迪電動車也帶來了各種型號的警用摩托車,其中,新能源警用摩托車憑借尖端安全科技與出色電池續航,為警務出行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錢江摩托工作人員劉恒碩說:“目前,新能源警用摩托車整體交付占比還不太高,多為交警使用。但長遠來看,新能源摩托車采購是大趨勢。”
警博會為車企與各地公安機關搭建起直接交流對接平臺。展會期間,不少車企與公安部門就警用車采購進行深入洽談,部分達成意向合作。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敏表示,吉利會自行開發相應的警用巡邏車、勘察車等定制專用車型,也會與公安部警用裝備中心入圍的改裝車企合作,共同開發定制車型。根據實戰需求和本次警博會的主題“新技術、新裝備、新質戰斗力”去進行定制開發。
據了解,當前警用車采購更注重車輛性能、智能化水平以及新能源應用,要求車輛在滿足警務需求的同時,具備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與經濟性。
“現在警用車新能源化要求越來越高,之前采購單位要求新能源車占比達30%,現在大多要求達50%,還有一些采購單位要求達到80%。”中汽商用車銷售人員吳月紅告訴記者。
陳敏表示,在警用車新能源方面,吉利從插混、純電、換電、甲醇、氫燃料等多方面布局,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定制化開發,滿足不同的燃料車型需求,解決警務用車出行的應用場景化問題。針對多元化的用車需求,吉利在直接采購模式的基礎上,還提供靈活的租賃、分期采購和綠色出行服務等模式,為警用車采購工作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