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菌記
【鄉趣】
拾菌記
■ 劉志堅
盛夏,幾場透雨過后,山野就像吸飽了水的海綿,鼓脹起來。藏在腐葉間、草窠里、松樹下的菌子們,像得了號令似的,一夜之間便探頭探腦鉆了出來。
天剛亮,祖母就催我:“快起!再磨蹭,好菌子就讓別人搶光了!” 我揉著睡眼,深一腳淺一腳跟著她鉆進南山的薄霧里。
背陰的山坡,是“草菇”的地盤。祖母蹲下身撥開草叢,嫩黃的菌菇便露了出來,菇蓋頂著露珠,薄得像紙,菌柄纖弱地擎著,像撐著一把小傘。祖母一邊利落地撿拾菌蓋邊緣尚未翻卷、菌褶還是淺肉色的嫩菇,一邊念叨:“這草菇啊,也叫糞銹菇,最是嬌嫩,老一點兒菌褶就發黑,還招小膩蟲。得趁著水靈勁兒拾!”
邊拾邊走間,松樹多了起來,空氣里彌漫著松脂的清香,厚厚的松針踩上去像氈子。祖母放緩腳步,眼睛緊盯著松根處。
“有了!” 我循聲望去,幾朵棕黃油亮、菌蓋厚墩墩的“松傘”映入眼眸。祖母用指甲在肥厚的菌柄上輕輕一刮,笑了:“嫩著呢!瞧見沒?這平平的菇蓋兒,再加上柄上這圈灰褐的箍兒,像不像一把泡發撐大了的雨傘?”祖母沒有用手去拾,而是從籃子里摸出割韭菜用的彎頭鐮刀,貼著地皮,輕輕一旋,菌子就完整地落在掌心……“這松傘啊,最鮮。回家撕成粗條,加辣椒爆炒,鮮味‘轟’地一下就竄出來了,能香出二里地去!就著玉米餅子吃,能把舌頭也吞下去!”
再往山里走,我瞥見幾朵菌蓋猩紅刺眼、上面撒著星星點點的白渣子,活像一張丑麻子臉的菌子,特別是菌柄上還掛著破紗似的白膜,菌托穩穩當當“坐”在一個白色的“小碗”里。
我興沖沖地剛要伸手去拾,“別碰!”祖母厲聲喝止了我。“紅頂子,白裙子,還踩著‘碗’!這是‘棺材蓋子’(毒蠅鵝膏菌),有毒!”祖母有些后怕地撫了撫心口:“記住了,拾野蘑菇,顏色越扎眼、長得越花哨的越歹毒,不小心吃了就會勾魂索命,要躲著走!” 她又指著不遠處朽木樁上一簇簇硫磺色的雞冠菌說:“你別看它黃燦燦的像團火,也不是善茬。拿不準的菌子別眼饞,千萬不要拾!”
日頭爬高了,霧氣散盡,山林里亮堂起來,竹籃漸漸有了分量。祖母額角滲出細汗,臉上卻掛著滿足的笑。那天的飯格外可口:焯過水的草菇,在青椒絲的簇擁下清爽可人。香辣的松傘條兒嚼一口,鮮美的味道就在嘴里化開,讓人不忍下咽……
拾菌的日子,是童年夏日鮮亮的一筆。那些藏于山野的菌子,經由祖母的慧眼巧手拾取,化作唇齒間獨一無二的至味,最終沉淀成歲月深處最溫潤的念想,一年年,在記憶里生根,鮮靈靈的,從未褪色。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