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與酒意四題
【感懷】
詩情與酒意四題
■ 黃民錦
酒有醇味,詩有心氣。少時飲酒,只知酒濃淡之分,不知詩情與酒意。如今,人至秋天,滴酒不沾。閑暇時,吟誦古詩“一曲新詞酒一杯”,方知酒史六千年,酒詩三千載,可見我國詩酒文化源遠流長。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酒為其一。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尚書·周書》中的《酒誥》描述了中國酒的起源。“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厭厭夜飲,不醉無歸。”“以御賓客,且以酌醴。”……《詩經》305首,涉及酒者多達50首。《全唐詩》近5萬首,與酒相關的詩達到5000余首,僅李白一人,就有300多首。
詩酒曠達
酒是有靈魂的,也是有精氣神的。酒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酒是八雅之一,位列于花、茶之前。“今日北窗下,自問何所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為誰。琴罷輒舉酒,酒罷輒吟詩。”(《北窗三友》),飲酒、賦詩、品茗,是古時文人三大樂事。行酒令,伴吟誦,口飲酒,心有詩,是古代宴會上必修課。
清酒在胸,氣態如神,似有一雙神秘之手,打開與天地對話感官之門。飲酒,使人血脈僨張,心潮激蕩。一杯入肚,丹田轉暖,心馳太虛;二杯飲過,心曠神怡,物我兩忘;三杯過后,神游八極,詩興大發。竹林七賢,集聚于竹林,縱酒放歌,常以比興、象征等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一種典型的文化現象。西晉著名的“金谷之會”,說的是元康六年(296),石崇為同僚餞行,與眾文人晝夜游宴,席間,有三十人賦詩,不能者罰酒三斗,成為文學經典。東晉永和九年(353)上巳節,王羲之、謝安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集于山陰蘭亭,曲水流觴,一觴一詠,各抒情懷,賦詩者達二十余者,現存有三十七篇。
“入城都不記,歸路醉眠中”“誰能伴我田間飲,醉倒惟有支頭磚”“有酒我自至”“垂白杖藜抬醉眼”的詩神蘇軾,善美食,好飲酒,自己釀了“真一酒”,只用白面、糯米、清水三物作原料。他對酒的看法獨特,體現在《濁醪有妙理賦》中“酒勿嫌濁,人當取醇”“故我內全其天,外寓于酒”之中。
把酒抒懷
宋人重道德義理,故多揚杜(甫)抑李(白),時人譏其詩多言“婦人與酒”。然“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看花飲美酒,聽鳥臨晴山”“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這一首首驚風雨、泣鬼神的詩篇,一句句傳唱千古的名句,以筆落驚天地之勢,直指中國文學之蒼穹,映照出古典文學的璀璨星空。
陶淵明一生與酒有緣。29歲時,他辭去州祭酒職務,在田園生活中,借酒抒懷之作甚多,著有“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等《飲酒》組詩二十首。人們都說陶詩篇篇有酒,但酒有清濁之分,飲酒有雅俗之別。正如蕭統所云:“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焉”。
引酒道情
詩言真情,酒透真意。酒者,靈液也,能暢人心情,詩作者,妙文也,可抒世之情。自古至今,借酒抒情詩何其多也。詩佛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至今仍膾炙人口,成為“絲綢之路”經典之作。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全詩簡練含蓄,輕松灑脫,意脈相通,以通紅的火爐襯托出熾熱的友情,引酒道情者。蘇軾在密州時,通宵暢飲,沉醉,揮神來之筆,乘興寫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以酒為媒,以表手足之情。
詩圣杜甫創作了大量情感真摯的詩篇。如《草堂》中“鄰舍喜我歸,沽酒攜胡蘆。”他以平實的筆觸,描繪了與友人把酒言歡的溫馨場景及鄰里間淳樸深厚的情誼。而《羌村三首》里的“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則記敘了詩人返鄉目睹戰亂造成的慘狀,其筆調樸實深沉,字里行間充溢著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思。
至于善寫愛情詩的李商隱,其詩作中涉及酒的頻率雖不及杜甫,但數量亦頗為可觀。諸如《夜飲》《西溪》《梓潼望長卿山至巴西復懷譙秀》等作品皆涉酒事。他尤其鐘愛以卓文君當壚的典故入詩,如《杜工部蜀中離席》中的“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便借文君酒寄托情懷。
杯酒話別
酒飲盡,詩常在。送別,在車馬慢的古代,是一個極傷感的詞語。以酒送行是詩酒文化的別致風景,尤為邊塞送別,將酒融入詩中,可以組成復合意象,形成悲壯氣氛,讓人傷感更甚,也讓人豪情萬丈,更讓壯士慷慨出征。既有“灞水橋邊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輪臺”的詩句,也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經典之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酒入詩行,讓荒煙蔓草的邊關多了幾分溫度。于是千載之后,我們仍能在字句間重逢那場離別,仍能聽見杯盞相擊的清音……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