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境采購難”到“全電無縫辦”
【政府采購電子化轉型風正勁】
從“邊境采購難”到“全電無縫辦”
——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攜手書寫政府采購電子化變革記
■ 張世宣
在祖國西北邊陲,新疆邊檢承擔著維護邊境安全與穩定的重任。然而,過去邊境地區的政府采購工作因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面臨諸多難題。采購流程繁瑣,周期漫長,物資供應常常跟不上實際需求,嚴重影響邊檢工作的高效開展。
電子化“春風”改變了這一格局。國家層面搭建制度框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層面構建“一張網”閉環管理、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以下簡稱總站)層面主動破解實踐難題、博州邊境管理支隊(以下簡稱支隊)實現采購“線上全覆蓋”,四方協同發力筑牢電子化體系根基。這一變革不僅為采購工作帶來效率升級、成本優化、競爭擴容的現實成效,更從制度創新、生態構建等維度,為政府采購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電子化的“成長史”
從國家層面看,2000年“上海政府采購網”開通,開啟我國政府采購電子化時代,2006年財政部將“積極研究探索電子化政府采購”列為工作要點,這是政府采購電子化的起步階段。
2013年財政部發布《全國政府采購管理交易系統建設總體規劃》,提出建設電子化政府采購網絡交易系統的目標和步驟。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將政府采購電子化提升到國家立法層面。2017年財政部頒布《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投標管理辦法》,明確了政府采購貨物服務電子招標投標等特殊事宜,這是政府采購電子化的制度框架搭建階段。
2019年,財政部印發《關于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明確指出應積極完善政府采購交易平臺、逐步架起政府采購平臺與財政業務等信息系統連接的橋梁,實現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為交易各方提供便利。
2023年財政部將全流程電子化覆蓋范圍擴大至采購全生命周期環節,推動形成全國協同發展格局,標志著電子化平臺開始向智能化監管服務轉變,這是全流程電子化推進階段。
從自治區層面看,201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引進“政府采購云計算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政采云),開啟全區采購“一張網”建設,2019年、2020年自治區財政廳先后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自治區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的通知》和《關于實行自治區政府采購項目電子化的通知》,上線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系統,實現小額通用貨物類線上交易,推進全區政府采購項目電子化,構建起全流程閉環管理模式。
從總站層面看,2019年改革轉隸后,總站結合隊伍性質、資金來源和采購工作變革,準備識變、主動求變、科學應變,制定下發《政府采購電子賣場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全面推進政府采購電子化及試點開展遠程異地評審工作的方案》,為各級開通中央政府采購網電子賣場、公安部警用裝備采購中心、京東慧采、政采云等平臺賬號和使用權限,依托國家移民管理機構后勤保障一體化及采購智能預警監管系統開展項目排查預警,建立“公告信息三級聯審”“圖說政采”“線上培訓”等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項目競爭不充分、采購周期長、程序不規范等難題。依托遠程異地評審,實現了跨區域評審專家共享,解決了邊境地區專家短缺、人才匱乏、“熟面孔”評審等問題。
從支隊層面看,轉隸以來,支隊積極發揮線上平臺優勢,優先選擇電子賣場采購,解決小額零星項目“不會采、不好管”的難題。2024年實現政府采購項目“網上全覆蓋,線下無交易”的全流程電子化、全業務閉環式管理,政府采購工作質效和規范程度大幅提升。
電子化的“超能力”
全流程電子化讓新疆邊檢采購工作在效率、成本、競爭、透明度上實現顯著突破。
采購效率明顯提升。傳統采購流程涉及意向公開、文件編制、合同簽訂及備案等14個步驟30余份檔案資料。全流程電子化后,采購流程周期縮短,便捷性和靈活性增強;代理機構和供應商降低了人力和物料成本,線上即可完成文件發布和提交;評審專家線上評審,借助電子評標系統快速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投標文件,極大地提升了評審效率。據統計,支隊2024年—2025年26個電子化采購項目較傳統模式平均縮短采購周期10天。
采購成本顯著降低。全流程電子化后,采購人線上完成項目委托、文件審核,符合“過緊日子”要求;代理機構通過系統完成文件制作、場地安排、開標組織,降低了運營成本;供應商通過網絡投標,減少了投標成本,投標價格較以往大幅降低。2025年支隊12個電子化項目資金結余率達19.95%。
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全流程電子化采購打破了地域、空間限制,供應商具備網絡條件就能參與投標。近兩年支隊實行電子化后,獲取采購文件和參與投標的供應商明顯增多,分別達7—12家和5—8家,基本杜絕了因供應商不足導致項目終止等情況。如支隊2025年某維修改造項目,11家供應商申請獲取采購文件,8家行業佼佼者參與遞交投標文件。
采購透明度明顯增強。在全流程電子化環境下,采購項目信息通過指定平臺公開,實時推送,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的局面。總站分散采購項目通過“政采云”平臺可實現在線預警、全程留痕等功能,實時監控采購活動全過程合法合規性。例如,評標專家只能依據系統設定的評審標準和電子投標文件打分,有效防止了人為干預、暗箱操作等。自治區財政部門依托平臺可識別不同投標人保證金從同一賬戶轉出、編制投標文件使用相同計算機等圍標串標行為。實行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后,支隊30個政府采購項目圍標串標零發生,形成了全程留痕、全程追溯,線上線下全程參與監督的陽光采購格局。
電子化的“深層魅力”
除直觀成效外,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還為新疆邊檢采購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一是促進政府采購管理體系優化與監管升級。國家移民管理機構、總站通過搭建運用中央預算一體化、后勤保障一體化等平臺,實現了采購預算、計劃、執行、支付等環節的有效銜接,完善了采購管理體系。同時,也為審計監督提供了全新監管手段和方式,通過挖掘和分析采購數據,及時發現潛在違規行為和風險點,實現事后監管向事中、事前監管的轉變,提高了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
二是助力需求編制更加精準。借助電子化平臺開展需求論證,全面對比采購標的價格、質量、參數等,綜合分析采購成本變化,即可快速完成采購標的的尋源和篩選工作。因此,運用好電子化平臺對預算填報、需求論證和提升采購效率至關重要,應按照《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面向更多供應商開展需求調查和市場調研,提高預算編制準確性和采購需求合理性。
三是推動采購質效全面提升。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打破了區域壁壘,促進了資源共享和協同發展,提供了平等競爭機會,提升了市場主體滿意度。
今年,總站通過建立“統采分簽”和遠程異地評審,既實現了專家資源共享,也實現了各方信息協同,還解決了小額采購項目供應商少的難題,幫助采購人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優化采購策略,降低采購成本,助推政府采購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博州邊境管理支隊)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