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雙鴨山“雙采智鏈” 平臺引領政采數智升級
【新質生產力:政府采購新變量】
黑龍江雙鴨山“雙采智鏈” 平臺引領政采數智升級
本報訊 記者付娟報道 日前,黑龍江省雙鴨山市財政局會同友誼縣財政局創新推出“雙采智鏈”平臺,以人工智能賦能,打造政府采購智慧“新基建”,重塑政采生態,為各方參與者賦能增效。截至目前,該平臺總訪問量已超35萬人次,充分展現人工智能在招采領域的數智化應用水平。
長期以來,政府采購領域受困于知識碎片化、信息低效化問題,海量法律法規、動態更新的行業規范、繁雜的操作指引以及分散文件模板交織,形成阻礙信息流通的“信息孤島”,傳統人工檢索效率低下、響應滯后,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考慮到小微企業標書制作成本過高亟待‘減負’,我們開始探索如何用科技手段破解行業難題。” 雙鴨山市副市長、財政局局長于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雙采智鏈’平臺核心圍繞‘招采信息+信用智鏈+智能編制+智慧問答’打造4大智慧引擎,就是要打破信息壁壘、降低參與成本,讓政府采購更公平、高效、透明。”
據介紹,平臺依托國產DeepSeek-R1大模型構建“雙采智鏈” 智慧政采助手,深度整合政采全生命周期知識圖譜。憑借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與深度學習能力,該助手能精準理解用戶疑難問題,對超 90%的高頻咨詢實現即時響應,幫助用戶告別龐雜的知識檢索困境,讓知識獲取一路順暢。截至目前,智慧助手累計服務提問量已達9130人次。
“小微企業在政府采購中常因標書制作能力不足、成本高而處于劣勢,我們的AI標書寫作功能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來。” 于帆強調。平臺內嵌免費AI標書寫作功能,內置數千套經專家審核的高質量模板,覆蓋廣泛政采類型。用戶只需輸入關鍵信息,AI就能深度解析招標文件要求與評分標準,自動生成邏輯嚴謹、內容翔實的標書初稿。與第三方平臺普遍收費的模式不同,該功能全免費,大幅降低了小微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響應成本,縮短制作周期,為其開啟公平競爭新航道。目前,平臺用戶注冊量已達5657戶。
“雙采智鏈” 平臺打造了全國標訊匯聚與智能分析中樞,每日動態更新數千條工程建設、貨物與服務采購信息。通過與官方平臺無縫對接,確保信息全面、及時和精準。同時,運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深度挖掘標訊價值,向中小企業免費開放全國商機查詢服務,并提供客戶與競爭對手招采歷史的深度分析。“這相當于為中小企業配備了‘全景商機雷達’,打破信息壟斷,讓他們在全國市場中精準捕捉機遇。” 于帆說。據悉,平臺招采信息訪問量已達10萬人次,日均262人次。
在企業合作風險評估方面,平臺的企業查詢功能同樣表現亮眼。該功能聚合國家企業信用公示、裁判文書、執行信息等權威數據,用戶輸入企業名稱,即可免費查詢全國任意企業的工商基礎信息,失信、被執行、裁判文書等法律風險也能實時更新,經營異常、行政處罰、欠稅等潛在風險更是被即時預警,助力用戶精準評估合作方合規性,保障每一次合作決策安全。相較于企查查、天眼查等平臺的付費模式,該功能全程免費,目前信用信息查詢量已達5萬人次,日均120人次。
于帆表示,“雙采智鏈” 平臺以智慧賦能為核心,以開放共享為理念,不僅是一款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工具,更是驅動政府采購向智能化升級的重要引擎與基石。未來,雙鴨山市財政局將持續優化平臺功能,進一步打破信息不對稱與成本藩籬,推動構建更公平、高效、透明的政府采購新生態。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