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引爆公交車采購
城鄉一體化引爆公交車采購
---因采購資金大多是財政性資金,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可有效擴大政府采購規模
本報記者 吳敏
農村道路上也開來了公交車,票價由以前的5元以上變為了2元……這些都是近幾年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以后給農村帶來的可喜變化,農村老百姓也從這一變化中獲得更多的實惠。
而這些變化和實惠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政府采購的貢獻。同時,政府采購也借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的 “東風”,將大量的公交車采購納入其中,擴大了自己的規模。
城鄉一體化需公交網絡化先行
城鄉一體化為何會帶來公交市場猛增?
城鄉一體化建設以來,很多省市都已經實現了道路“村村通”。公路修通了,但落后的客運以及客運體系卻成為了制約城鄉一體化繼續發展的新“絆腳石”,因此,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的概念被提出來。
那么,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如何建設?有些地方的實踐已經效果明顯:以前的私人客運逐漸被國有公交公司收購,冒著黑煙的中巴車逐漸被寬敞、明亮、安全、舒適的大巴車所代替。長途客運變為了公交運營,城市的半徑更大了,農民坐車進城更便宜了。
浙江的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的成效就非常顯著。該省早在幾年前,就把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作為交通運輸建設的重點工作在全省鋪開。作為試點的浙江蕭山在2009年就實現了村村通公交。在這些城市公交車改造中,新購公交車少則幾十輛,多則上百輛,公交車銷售因為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而紅紅火火。
實際上,從全國范圍來看,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并不只有浙江才有。江蘇、安徽等地市、縣也在做著同樣的工作。江蘇南通海安縣因為城鄉一體化而采購了近78輛雙門空調大巴車。安徽安慶市政協委員潘曉玲今年在該市的政協會議上也提出關于構建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的建議。潘曉玲建議,改革現有客運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分割的局面,利用公交化運作方式,發揮客運資源最大化效益,以實現城鄉公交相互銜接、資源共享、布局合理、方面快捷、暢通有序的協調發展。
因為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公交車需求大增,生產公交車的企業的銷售因此有了新的增長極。
政采助力公交采購
在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由于公交車采購量大,并且采購公交車的資金主要都是財政性資金,因此政府采購成為了很多地方的首選。
浙江很多市縣就是通過政府采購來保證公交車采購的質量,避免了公交公司“一人說了算”的情況發生。例如,浙江省慈溪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近5年來接受浙江省慈溪市城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路運輸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委托,共計采購各類公共交通客車599輛,采購預算資金超過1.3億元,合同成交金額為1.2億元,共節約資金1763萬元,節支率達12.9%,得到了市民和采購單位的好評,受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除了浙江慈溪以外,浙江余姚市今年3月正在通過政府采購保證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中公交車采購的質量。
對于公交車政府采購,專家是怎樣看的?客車行業研究專家佘正清表示,公交車通過政府采購是一種非常好的途徑。目前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中的公交車采購一般都是財政性資金,是符合政府采購的要求的。以前公交車采購一般都是公交公司自行采購或者公交公司委托代理機構進行采購,這種模式下,公交公司在公交車采購過程中“點菜”現象較為嚴重,通過政府采購可以有效地避免這一現象。目前,政府采購要抓住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的有利時機,逐步將公交公司自行采購公交車轉變為政府采購公交車。
而浙江省余姚市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將客車納入政府采購,一方面可以讓公交車采購更加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擴大政府采購規模,特別是縣級政府采購規模。
城鄉一體化公交網絡建設的范圍在逐步擴大,政府采購公交車在這其中所做的貢獻也將隨之擴大。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