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大學生政府采購論壇】
【首屆全國大學生政府采購論壇】
編者按:這些年輕的學生們,雖然在演講時會因緊張忘詞而露出尷尬表情,會因心急而慌亂按下搶答鈴,也會在某個問題上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小錯誤,但是這些都掩不住他們在今天閃耀出的光亮。本報帶您一起感觸青春跳動的脈搏。
90后大學生踏上政采講壇
——首屆全國大學生政府采購論壇側記
本報記者 趙家旺 朱穎 賈璐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讀大三的王文豪,在一大早趕往國際關系學院的路上還在嘀咕,這次的大學生政府采購論壇不會是“領導講半天話,嘉賓發半天言”吧?
但結果完全出乎了他以及懷有同樣疑慮的參加者的意料。首屆全國大學生政府采購論壇真正把講臺交給了這群以90后為主體的大學生。
“后浪”來了
5月20日,論壇開幕當天,在幾位嘉賓的簡短致辭后,90后大學生登場了。
第一個走上講臺的是上海財經大學大三學生喻興旺。在臺下還略顯羞澀的他,一句“那邊的朋友能看到我嗎”的開場白,便令臺下笑倒了一片。隨后,他從凱恩斯的經濟理論講到財稅政策的運用,再講到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的演化博弈,論證中有力的語調與舒展的手勢配合,從頭到腳都透著一股學術“明星范兒”。最后,他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來闡述政策扶持理論,博得了滿堂的掌聲。
而隨后出場、架著一副厚厚眼鏡的中央財經大學大三學生賈瀟,以“藥品集中采購,是惠民政策,還是毀民政策”的設問開頭,層層論證,言語間頓挫有力,眉頭微皺,表現出了十足的“學術味道”。
在接下來出場的國際關系學院政府采購專業研究生張睿君、中國人民大學政務管理學院劉博男、天津城市建設學院的王曉妮以及其他進行主題發言的同學,也同樣都博得了滿堂彩。
這些學生的論文演講內容,涉及政府采購基礎理論、法律制度、實務操作等諸多方面,涵蓋了經濟學、行政學、管理學、法律學等多個學科。盡管還顯得青澀未脫,但他們在臺上和在論文里所展示出的水平,讓人不由地連連贊嘆。
“真是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煥東評價道。80后青年學者、國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員呂漢陽博士,則笑著表示自己看到這些成果后,感覺壓力很大。
想的到與想不到的90后
政府采購論壇是一個活生生的舞臺,而導演和表演者都是這些大學生。
從3月8日論壇組委會成立起,論壇的組織策劃就全權交由國際關系學院的學生們負責,這些大多數屬于90后的學生們以年輕人特有的創新和激情,詮釋了自己的擔當。
政府采購知識競賽作為論壇下午的主打項目,不僅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們扎實的政府采購知識,也把他們的創新性展示得淋漓盡致。其中,以國際關系學院學生為主演的一出詢價采購舞臺劇,活靈活現地展示了詢價采購中的各種問題,不時勾起滿場的笑聲與掌聲。而這個舞臺劇創意的雛形,是他們在過去上課過程中創作的一個小品。
像這樣的創新,還體現在論壇籌備、組織和籌備過程的方方面面。比如,此次論壇的LOGO,將政府采購的原則和論壇主旨形象化地體現為了一輛推輪車,顯得創意十足。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設計者管小博,只是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大一學生。
當面對這樣的表現時,自然能想到的是他們創新的才華。但在這種表現背后,也有許多令人想不到的事情。論壇會務組的一名學生介紹說,為了這次論壇的舉辦,會務組的每一個人都在加班加點,拼命“趕工”,特別是最近兩周來,有許多學生基本上沒有在晚上11點熄燈前回到宿舍??吹竭@樣的狀態,有誰會把他們同想象的90后一代的形象劃上等號?
希望,在生長
這些走上講壇的大學生們,結識政府采購的機緣各不相同。有的是受了老師的影響,有的是聽了專家的講座,有的是參加了選修課,有的則是因為參加了實習才知道政府采購這個詞。
不管是怎樣的接觸方式,對于他們而言,從接觸那天起,政府采購便成為了牽絆自己神經的對象。
王文豪在自由發言中說,自己曾經在某地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實習過一段時間,由此知道了政府采購這個詞。起初他把政府采購工作簡單地認為就是“蓋個章”、“發個通知”,但其后慢慢發現了政府采購的博大精深,也由此開始主動關注學習。
正是由于類似的“開始”,他們做出了自己的研究選擇,有了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并積極地爭取機會傳播和釋放自己的成果。
奔波了15個小時趕來參加論壇的安徽師范大學學生陳興宇,因論文沒能按時提交,沒有被列入論壇主題發言名單。但在自由發言階段,他爭取到了上臺的機會。用略帶著方言的口音,他開始激動地介紹起自己對于GPA的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幾分鐘后,當主持人提醒他已經超時時,他并沒有中斷發言,而是懇請主持人再給2分鐘時間以講完自己的觀點。
在那一刻,會場集體爆發出的掌聲替主持人做出了決定。因為,這個論壇是真正給大學生自己提供了的展示、分享、交流的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這些年輕的學生們,這些有熱情、有激情的青年才俊們,雖然在演講時會因緊張忘詞而露出尷尬表情,會因心急而慌亂按下搶答器,也會在某個問題上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小錯誤,但是這些都掩不住他們在今天閃耀出的光亮。
這是青春的光芒,是專家們評價中的“后生可畏”,是政府采購理論實務研究以及事業發展的希望。正如《中國政府采購報》總編輯顏曉巖在論壇結束時寫下的寄語一樣:看到他們,有誰會懷疑政府采購的未來?
【論壇感言】
青年學子應做好職業發展規劃
黃冬如
這次論壇給我帶來了非常深的觸動。學生們準備充分、組織精心,優秀論文不斷呈現,知識競賽激烈精彩,政府采購情景小品幽默詼諧,實時微博活潑生動。所有這些都令人印象深刻,給人以深刻的啟迪。這么多優秀的青年學子加入到政府采購研究隊伍中來,讓我們很有幸福感,也很有危機感。
今年年初,我們單位第一次想設計賀年卡寄送出去,經思考之后我寫了這樣一句話:“年年賀今日,今日福年年;一生敬一業,一業強一生。”人生可能會有許多不同的職業選擇,但是,如果一生只專注一個行業,并逐漸施行之,這個行業會給你帶來一生的強大!其實,它還有更深刻的含意:我愿意用一生來追求這項事業,不斷致力于公共采購發展與創新,實現最佳人生價值。
老實說,10年前,我沒想到自己會追隨劉慧老師苦讀政府采購方向的博士;15年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政府采購,更何況從事這項工作。對于一個人來說,一生專注一項工作會很艱難,你可能會不斷遇到挫折、問題甚至誘惑,但多年從事政府采購的經歷讓我對這項事業更加熱愛,讓我更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而現在,政府采購發展多年已奠定良好的基礎,政府采購事業將迸發出新的光芒,在學校開始接觸政府采購的學生們確實需要對政府采購學習和職業人生做個規劃了。
一般來說,我們選擇職業的原則是擇已所愛、擇已所長、擇世所需、擇已所利。而開展政府采購職業規劃,首先需要確定自己是哪一類的政府采購職業型人才。我們借助美國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來概括6種職業特征:即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事業型、傳統型。每個想從事政府采購職業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喜好、特長、專業和環境等因素選擇適應自身的政府采購職業類型。
比如,有的學生問:“我是文化傳播專業的學生,對政府采購很感興趣,我以后想從事政府采購媒體方向的工作,應該怎樣開展這方面的職業規劃。”據我所知,政府采購媒體時代已經到來,雜志、報紙、網站以及新媒體會全面立體式滲透融入到政府采購中來。我以為,媒體是敏銳的,它已經發現政府采購所蘊含的無限潛能和巨大商機,而這方面的人才缺口非常嚴重。你可以在學好文化傳播專業的同時,利用學校豐富的政府采購資源優勢,打下這方面的扎實基礎。適當時候可以多交往一些媒體方面的朋友,甚至去相關單位實習,為開拓更好更強的政府采購職業生涯儲蓄能量。
畢業生走向社會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我們應該如何認識社會并做好我們的政府采購職業選擇呢?對于社會,人們說過這樣的對聯,上聯是:“人不簡單事不簡單人事不簡單”,下聯是“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不容易”,橫批是:“活人生事”。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雖然有時感覺悲觀、殘酷、復雜,但是現實社會中的某一寫照或縮影,需要學子們深思。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不要太自信,覺得有太多的看不慣想去改變它。其實,作為剛剛步入社會的你,更重要的是改變自己,適應社會。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也不要太盲目,更不要跟風,最重要的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追求幸福,塑造價值;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不要太著急,別總是眼高手低,別總想一步求成,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專業、人際、學識和歷練等方面固本強基。
最后,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政府采購在中國的發展十分不易,一大批有追求、有才華、有品德的官員、學者、專家、供應商和專業人員為開拓這項事業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有的還經歷了常人難以感知的辛苦甚至痛楚,才有了現在的成就和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潛力。青年學子應該懷著飽滿的熱情,以感恩謙卑的心態努力投入到政府采購事業中,尊重政府采購、理解政府采購、關心政府采購、傳播政府采購。
(作者為全國首屆政府采購大學生論壇主席團副主席,本文根據作者在論壇“政府采購職業發展交流會”上的發言整理。)
【論壇一瞥】
{1}國信招標集團與國際關系學院簽訂捐助獎學金協議。
{2}亮答題板前的一瞬。
{3}這里的表演真精彩!
{4}“那邊的朋友,你們能看到我嗎?”
攝影/賈璐
【實時微博】
@ doudouxiong0826:陽光,分享,研討,新秀,愿政釆界的精英們傳承和發揚此屆論壇的主題和精神。未來的政府采購,有你們,將精彩無限!
@ 王琳說夢話:如果我們把這陽光之意、睿智之理、赤子之心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我國未來的政府采購事業必然快速發展,日益輝煌!
@ 夏_維夷群島:未來的政采界的精英們都在這里哦。
@ 伯納烏柒號:高質量的論壇,受益匪淺。
@ 塵風落地:大學生政府采購論壇,讓我們一起用大學生的青春活力,共同促進政府采購的陽光透明。
@ 佐木敬良:從政府采購論壇學到了很多東西,祝我國政府采購事業發展越來越好。
@ 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網:臺上的一抹綠色,使大家的掌聲更加熱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的潘鶴元關于國防采購中自主創新產品首購研究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和思考。 (文字整理:朱穎)
【現場花絮】一場有嚼頭的知識競賽
本報記者 賈璐
笑聲不斷、掌聲四起,在首屆全國大學生政府采購論壇上,知識競賽環節因其新穎活潑的形式、緊張激烈的氣氛贏得了專家、學生的一致好評。
這次的知識競賽分為2個環節:針對《政府采購法》的不定項搶答環節及針對情景模擬的“糾錯”環節,共有東北財經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等6所大學組成的5支代表隊參賽。
學生中的政采星火
初聞此次論壇將有來自數家大學的在校生組建代表隊參加知識競賽,記者就稍有些狐疑:政府采購學歷教育在國內還不普及,能有這么多在校學生參加知識競賽嗎?他們懂政府采購嗎?
在現場,參賽者之一——安徽師范大學的陳興宇同學告訴記者,他對我國政府采購加入GPA抱著濃厚的興趣,畢業論文也準備做這方面的研究。當記者問到他為這次知識競賽做了多久準備時,他表示,只是重新系統復習了一遍《政府采購法》,別的知識,是“隨時在準備的”。
而成功奪冠的湖南師范大學代表隊的王芳、鄧嶸、黃鑫3位同學,則是同門的師兄妹。據他們介紹,針對研究方向為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的他們,教研室特意開了一門關于《政府采購法》的課,就是這門課,使得他們與政府采購結緣。
東道主國際關系學院代表隊統一著黑色西裝,顯出對這次知識競賽的重視。據國際關系學院代表隊錢程同學介紹,他們3個參賽者都是政府采購方向本科的學生,是通過相關老師面向該校大二、大三政府采購方向學生的一次面試后取得參賽資格的。
記者了解到,這次政府采購知識競賽的參賽者,有學政府采購的,有學法律財政的,還有學信息安全的。他們或是因為專業,或是出于興趣參加這次知識競賽,讓我們看到了政府采購在學生中的星星之火。
政府采購 后生可畏
在第一環節的“不定項搶答”中,涉及面很廣、囊括《政府采購法》所有章節的20道題竟然被參賽者全部命中!
莫非,是主辦方提前給參賽者“開小灶”了?
國信招標集團總工程師荊貴鎖的想法跟記者一樣:“看到不定項選擇全部被參賽者答對,我還特意去核實了主辦方對參賽者并無事先引導。”
荊貴鎖隨之感嘆:“這些題目涉及面很寬,又都是不定項選擇,作為專業招標人員想要全部答對都不容易。真是‘政府采購,后生可畏’啊!”
這個《知音》可以看,但不能刊登政府采購公告
4號代表隊隊員在知識競賽第二環節作答中的一句“這個《知音》可以看,但不能刊登政府采購公告”引得臺上臺下笑成一片。
不知道的人一定會以為現場這種熱鬧歡快的氣氛源自一場綜藝演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就是知識競賽的第二個環節——針對情景模擬進行“糾錯”。
這個情景模擬的設計可謂煞費苦心。惡意低價競標、串標、圍標、政府采購公告刊登媒體、詢價小組人數、確定時間、是否可以二次報價等等10多個詢價采購中的易發問題都被編劇巧妙地嵌入了情景模擬。
而4號代表隊隊員的回答,即是針對情景模擬中,采購人將詢價采購公告刊登于《知音》雜志的小細節。在“糾錯”環節,5支代表隊均發現了這個小瑕疵,并表明政府采購相關信息應刊登于《中國政府采購報》這樣的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上。
在與情景模擬“演員”們的臺下交流中,記者獲知他們都是國際關系學院政府采購方向的本科生,而這個讓人撫掌大笑的情景模擬,竟然是他們某一科目的期末答卷。
原來,國際關系學院在向學生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不忘培養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在課程考核中,結合了論文、小組展示、現場提問、實務模擬等多種形式。在現場人們看到的這個情景模擬,就是他們將一個期末實務模擬稍作修改呈現出的。
一個小小的情景劇,讓人領略了國際關系學院學子們的創意和專業水準。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