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級采購@吉林
兩個支點 兩個抓手 兩個提高
吉林市:規模翻番有“秘笈”
◎ 本報記者 趙環宇 通訊員 劉亞玲
采購規模由2009年的2億到今年4億元,吉林省吉林市政府采購規模一年間實現翻倍增長。吉林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采購辦)主任崔寶金向記者透露了“秘笈”:兩個支點、兩個抓手、兩個提高。
兩個支點 規模翻番
有“江城”之稱的吉林市無論是盛夏的兩岸綠堤,還是冬季的奇景霧凇,她的美景都令人向往。而今年的江城美景在吉林市政府采購工作者眼中看來更是別有一番韻味。2010年,吉林市將包括市政綠化在內的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工程項目及醫療設備納入政府采購監管范圍。兩個支點讓吉林市政府采購規模翻了整整一番。
“吉林市并非富庶之地,一般性財政支出僅30多億元,去掉人員經費等支出,今年的采購規模在財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崔寶金掰著手指頭給記者分析。
據了解,目前被納入政府采購的并非全部的工程項目,而是僅前期使用財政性資金的項目。“其實嚴格意義來講,即使融資或貸款項目,如果使用財政性資金還款,也應視為使用財政性資金的項目。”崔寶金認為,這部分項目也應在今后逐步納入政府采購。
對于兩法之爭,崔寶金也有自己看法,他認為,《政府采購法》是大的部門法,出臺晚于《招標投標法》,因此法律效力優于后者,后者只是程序法,應理解為納入政府采購的工程項目按照后者程序進行招標活動。因此,將工程項目納入政府采購具備法律依據。
此外,醫療器械關乎民生,項目額度大,在吉林市已被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在衛生部門的主動配合下,吉林市今年醫療器械開始接受政府采購監管,按照政府采購程序進行。
兩個抓手 工作順暢
不少人認為工程與醫療屬于兩個鐵桶一般的領域,吉林市如何取得突破,使這兩個領域不再游離于政府采購的監管之外?答案是吉林市找到兩個有力的抓手。
領導重視是前提。據悉,吉林市財政局領導通過相關會議大力宣傳采購工作,研究政府采購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順利推進政府采購制度創造良好條件。
各業務處室及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是基礎。“通過財政局內部的相關業務處室規范采購人行為,大大提高了采購人規范采購的意識。”崔寶金告訴記者,各業務處室本著對財政支出負責的精神,與采購辦共同進行預算管理,將零散的重復性采購形成了規模采購。
兩個提高 各方滿意
主動將醫療設備委托政府采購,醫療衛生機構這一做法看似難解,實際上這正是吉林市政府采購和諧有序的表現。吉林市政府采購工作者通過提高制度建設工作和提高政府采購服務質量,創造出采購各方當事人滿意的新局面。
在制度建設方面,吉林市相繼出臺了《關于在市直單位繼續開展辦公自動化設備政府采購協議供貨工作的通知》等配套規章制度,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采購法》為統領的、適用于本市的政府采購法律體系。
在提高政府采購服務質量方面,采購辦在準確掌握《政府采購法》的基礎上,既堅持程序合法,又充分考慮各方當事人的需求,靈活準確地掌握政府采購組織形式。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