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資金不是預算單位的資金
■ 秦志龍
“預算資金是否是預算單位的資金”是一個困擾筆者多年的一個問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第19條“預算由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組成”的規定,筆者從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分別探討這個問題。
預算收入不是預算單位的收入,這應該比較好理解,也容易被預算單位所接受。因為如果說預算收入就是預算單位的收入,稅務局收的稅全部作為稅務局的收入,由稅務局自己花,那沒有收費職能的部門怎么運轉?整個政府機構怎么正常運轉?具有收稅、收費功能的單位只是政府各部門職能分工不同,而不是說,自己收來的稅費就是本單位的收入。當然,筆者也遇到過不這么認為的同志。前幾年在某單位采購項目實施過程中,該單位負責人質問筆者:“我花我單位收來的錢,為什么要通過政府采購?”這樣的詰問,讓人無語以對。
再來討論預算支出。這個問題比較復雜,而且不少人都認為“預算支出資金就是預算單位的資金”,即使某個項目批準的預算沒有花完,也可以將節余資金花在任何想花的地方。其理由是:預算已經人大批準,就是要花完這筆資金。實踐中,也有預算單位經常因政府采購價格低于預算金額(有時可能幅度還比較大)而對政府采購不滿,甚至拒絕確認專家評審結果。
從字面上看,要花完預算的觀點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畢竟,《預算法》第47條規定,“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的支出必須按照預算執行。”而且,《預算法》也沒有明文規定預算支出資金是否就是預算單位的資金。但是,僅從字面上理解,顯然是站不住腳的,而應從《預算法》的基本精神和資金節余的原因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來看《預算法》的基本精神和規則。從《預算法》第1條“為了強化預算的分配和監督職能,健全國家對預算的管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保障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第9條“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預算,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以及第57條“各部門、各單位的預算支出應當按照預算科目執行。不同預算科目間的預算資金需要調劑使用的,必須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報經批準”等規定不難看出,預算支出資金并不是預算單位的資金。
其次,來看預算支出產生節余的原因。以信息系統項目為例,筆者認為預算資金產生節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對一個信息系統項目來說,從可行性研究、立項、審批到進入政府采購程序,往往要經過1-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由于時間過長,產品價格發生變化。
第二,通過政府采購的規模效應以及一個充分競爭的平臺,得到一個比較低的價格,導致資金節余。
第三,信息系統產品具有特殊性,導致實際采購價格比預算資金要低。IT界有個著名的摩爾定律(計算機第一定律),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2倍以上。設想一下,1年或2年前確定的預算,現在能不產生節余嗎?
第四,品牌不同,價格自然不同,如果編制預算時全部按照比較高端品牌價格,而實際招標結果可能不完全如此,產生資金節余也就很正常了。這類案例有很多,比如2008年××視頻信息IP網絡項目,預算為2819萬元,該項目共有11個供應商參與投標,最高價28180000元、最低價20050672元、算術平均價24839971元,最終專家推薦報價最低的供應商為中標供應商。當時該預算單位堅決不同意該評標結果,主要理由是:批準的預算就是他們的錢,他們要把資金用足、用完;投低價的產品品牌知名度沒有他們想要的好,擔心產品質量、可靠性。經過幾個月的折騰,該預算單位最終還是同中標供應商簽訂了合同。4年多過去了,該項目運行得很好,經歷了市里重大事件的考驗,因此所謂的擔心產品質量、可靠性問題是站不住腳的,主要還是想把預算花完的心理因素在作怪。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節余資金可以歸采購人繼續使用,但并不意味著該節余資金可以被濫用、亂用,更不能把預算資金作為預算單位的資金,而必須要遵循一定的規范和程序。
(作者單位: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
責任編輯:
本文來源:
下一篇:
公共服務交由誰做應視情況而定
上一篇:
單一來源采購發揮政策功能的國際借鑒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