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集中采購的理論依據(下)
批量集中采購的理論依據(下)
■ 馬海濤 王東偉
品牌成長理論◆◆◆
品牌成長水平不僅要從品牌的資產價值考量,還要看品牌經營的動態能力。能力本身是抽象的,企業的任何能力是通過可觀測的行為體現出來的。動態能力也不例外,它是通過企業適應環境變化的行為體現出來的。從品牌生命周期的角度,批量集中采購對企業品牌成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品牌經營者通過主動地對自身經營的反思與對競爭對手的觀察,通過不斷地試錯、信息分析及反饋,不斷識別出不適應新的環境的品牌戰略及策略,發現更加適應環境變化的品牌戰略及策略的能力。學習能力還表現在品牌自身柔性適應能力的提升。雖然批量集中采購在我國并非新生事物,但作為當前中央單位正式且主流的政府采購組織形式是近幾年才發生的事情。對于廣大政府采購投標供應商而言,這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例如,面對巨大的采購量,企業能否在常規市場銷售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保證中標產品的有序供應;如果采購人地域分散,如何在規定的供貨時間內統籌調貨確保物流順暢等等。這些都將是投標供應商們面臨的新問題。此外,批量集中采購提供的競爭平臺也是供應商認清自己實力的場所,通過參與批量集中采購,企業可以有效反思自己的經營和產品策略,也可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考察自身的柔性適應能力。
(2)管理與控制。管理與控制的本質是品牌成長的執行能力。隨著批量集中采購的順利試點,可集中的需求將越來越多,采購組織會越來越頻繁,由此給供應商們帶來的誘惑也越來越大,圍繞批量集中采購最終供貨資格的角逐也勢必會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批量集中采購的推行將越來越考察一個企業的動態管理與控制能力。在準備投標過程中,無論是貨物供給能力不足,還是投標經驗不足,都會導致企業與中標失之交臂,只有在認真分析自身與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協調平衡各方面因素,方能在競爭中取勝。
基于以上分析,政府采購扶持民族產業發展的重點應放在促進民族品牌的成長上。在政府采購領域中,可通過批量集中采購在相關行業中重點推動幾個優秀民族品牌的發展,進而帶動產業進步。
博弈論◆◆◆
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的差別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和分配中不可忽視的基本經濟因素,信息不對稱對于市場交易行為和市場運行效率會產生重要影響。批量集中采購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主要表現在:
(1)信息稀缺。所謂信息稀缺不是指信息絕對量的不足,而是指相對于信息需求而言,信息的供給是絕對不足的。在批量集中采購有關供應商管理、信譽、實力及產品質量等信息的分布中,采購人與集中采購機構永遠處于絕對與相對稀缺的狀態。
(2)信息失真。在政府采購中,市場分工的專業化特性決定了供應商比采購人和集中采購機構對產品質量、成本和企業內部成本擁有更多的信息。而面對批量集中采購的巨大標的誘惑,為了競標成功,供應商往往更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隱瞞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會提供虛假信息,而采購人或集中采購機構想獲得這方面真實信息的代價是極其巨大或者根本不可能的。
(3)信息成本。信息的產生和運用都不是免費的。在政府采購招投標交易中,處于信息劣勢的集中采購機構為了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供應商對自己利益的侵犯,一般會在招標活動開始前通過調查、咨詢、分析來增加對供應商行為、產品信息的掌握程度,在供應商中標簽訂合同后要進行履約驗收以監視其是否信守合同等,所有這些都要支付巨額的信息成本。
面對政府采購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招投標機制可有效顯示供應商私人信息的交易機制,使不完全信息下政府采購效率達到或者接近完全信息下交易的效率。在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下,各投標供應商不知道其他競爭對手的出價情況和投標策略,更不知其投標文件內容。為了不在競爭中落敗,各投標供應商只能盡可能地壓縮利潤空間以反映其真實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招標代理機構接近于了解各供應商的真實信息。信息經濟學研究表明:當市場參與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時,任何一種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必須滿足“激勵相容”和“個人理性”條件。在招標機制中,所謂激勵相容,是指供應商貢獻私人真實信息對自己有利,對采購人和集中采購代理機構也有利;所謂個人理性,是指供應商只有在參與投標時收益水平大于不參與投標的情況才會選擇參與投標。實踐證明,如果滿足以上兩個條件,批量集中采購機制在現階段更能達到節支的預期效果。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